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德明教子(1 / 2)





興州。

西夏王宮。

砰!

「宋廷小兒,欺人太甚!」

一名身材健碩,皮膚略黑的年輕人,義憤填膺的猛拍了一下身前的桌子。

「爹爹,孩兒請領五萬兵馬,開春之後,直驅慶州!」

這位怒發衝冠的年輕人不是旁人,正是李德明之子李元昊。

半月前,那場廷議之後,為了讓官家改變主意,王曾悄悄地向外界吹了吹風。

一時間,禁鹽之議,頓時喧囂塵上。

士子百官皆在討論此事,沒過多久,關於禁鹽的話題便傳入了西夏探子的耳中。

李繼遷臨死前曾留下遺言,囑託其子李德明,務必要和宋廷恢復友好關係。

畢竟,黨項的敵人不止大宋一家。

河西的吐蕃,亦是大敵。

另外,別看黨項從宋廷手中奪下了靈州,但那是宋廷主動放棄的。

李繼遷奪取靈州之後,企圖擴大戰果,繼續向東進發,對麟州(今陝西神木)發起了圍攻。

結果嘛,麟州不僅沒能打下來,自己還吃了大虧。

那一戰過後,李繼遷當即醒悟,宋廷不可隨意招惹,即便宋軍的野戰能力偏弱。

但宋廷坐擁萬裡山河,人口數千萬戶,若是真的惹怒了宋廷,黨項部族怕是危在旦夕。

所以,李繼遷才會留下不可輕易招惹宋廷的遺言。

李德明繼任部族首領後,嚴格遵守了父親的臨終遺言,他先是和他父親一樣,繼續向遼國臣服,然後又與宋廷議和。

向遼國稱臣,倒是沒什麼難度。

李繼遷在位時,他便向遼國納貢稱臣,而且還取了遼國的義成公主。

有這份淵源在,李德明繼續納貢稱臣,不過是水到渠成的事。

而宋廷這邊其實也沒什麼難度。

宋真宗壓根就不想和黨項開戰,他所有的心思都在『自證』天命在我上。

故此,宋與黨項議和,亦是一拍即合。

不過,李德明雖然向宋廷稱臣,但他很清楚,這不過是權宜之計。

唯有如此,他才能放開手腳,安心謀取甘、涼二州。

當然,南擊吐蕃、西攻回鶻的同時,李德明也不忘在宋遼兩地安插探子。

雖然宋遼兩國皆自詡大國,應該不會言而無信,貿然攻取黨項之地,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萬一在自己攻打吐蕃、回鶻的過程中,宋廷,亦或者是遼國撕毀協議,攻其後方。

然後,六穀部吐蕃和回鶻再聯手夾擊。

到了那時,黨項怕是隻有敗亡一途。

因此,李德明分別在宋廷和遼國的都城安插了不少暗子。

這些暗子也不需要太過活躍,隻要打聽一些相對公開的消息即可。

比如,大軍是否開拔,再比如,兩國之間的關係是否發生什麼變化之類的。

前不久,禁鹽的事鬨得沸沸揚揚,黨項人的探子壓根就沒費什麼力氣,便得知了禁鹽的情報。

而後,探子用八百裡加急的方式,將禁鹽的事傳回了興州。

「住嘴!」

李德明砰的一聲拍響了桌桉,怒聲道。

「老子給你的兵書,你是不是都讀到了狗肚子裡去了?」

「啊?」

「還直驅慶州?」

李德明是越說越氣,說著說著,他就站了起來,環視一圈後,他徑直走到一旁的武器架,氣呼呼的拔出了一柄棍棒。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 安裝最新版。】

「過來!」

緊接著,他麵色慍怒的朝著李元昊招了招手。

眼看如此,李元昊哪能不明白爹爹想乾嘛,無非是想打他一頓,不過,雖然他臉上寫滿了不服和倔強。

但他的身體還是很誠實的,乖乖往一旁挪動幾步,來到了李德明麵前。

「趴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