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北宋第一將門(1 / 2)





府州。

曹韋赴任的第一件事不是趕往邊地巡視,而是來到府州,因為這裡是北宋第一將門折家將的駐地。

同時,折氏也是得到宋廷官方認可的藩鎮。

自五代時期開始,折氏世居府州,如今已經近百年的時間。

折氏和夏州李氏一樣,皆是黨項族中的一支,不過,兩者日後的走向卻是南轅北轍。

夏州李氏腦後生有反骨,叛服不定,西北地區的動亂和夏州李氏脫不開關係。

而折氏就要安穩許多,從後梁到後唐,再到後晉、後漢、後周,折氏始終依附於中原,從未更易。

雖然折氏從來沒有反叛過,但在曹韋眼中,折氏如此並不是因為對朝廷有多忠誠。

其根本原因還是身不由己。

府州地處遼、夏交界之地,並且折氏和遼、夏皆有宿怨。

後唐清泰年間,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因拒絕移鎮,選擇舉兵叛唐,後唐派兵討伐。

彼時,石敬瑭隻是邊地的藩鎮之一,單憑個人無力對抗後唐,於是石敬瑭果斷投靠了契丹。

並且他還任耶律德光(遼太宗)為父。

後來,契丹出兵聯合石敬瑭滅了後唐,立石敬瑭為帝,即後晉。

為了表示感謝與忠誠,石敬瑭崽賣爺田心不跳,大手筆的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了契丹。

折氏世居的府州,雖然不在割讓的範圍內,但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契丹強令這是移居遼東。

對此,折氏肯定無法接受,然後折氏便叛了,先是據險而守,有力的阻擊了契丹。

再之後,折氏得到了後晉的支持,更是深入契丹,連下十餘寨。

不論何事總要考量一下投入和產生比,契丹人一看折氏這麼猛,並且背後還得到了後晉的默許。

如果硬要打,即便打下來了,也是個虧本買賣。

到了天福年間,後漢建立,折氏轉眼又投靠了後漢,彼時,契丹倒是想找回點麵子。

但好巧不巧,耶律德光恰好於那年去世,契丹人忙著爭權奪利,也就沒了討伐折氏的心思。

待到契丹忙活完了內部事宜,中原王朝又跟走馬觀花似的,你方唱罷我登場。

相比於中原王朝的更替,區區府州折氏,反而變得不重要了。

不過,不重要歸不重要,但折氏和契丹有仇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即便折氏想要投靠契丹,契丹也未必同意。

便是契丹同意,折氏也不敢輕易投靠。

時間慢慢來到後周年間,折氏一如既往的選擇了投靠新建立的後周。

不止是折氏如此,夏州李氏亦是如此。

然而,後周對待折氏和李氏的態度卻不一樣,兩族投靠後周,折氏的地位迅速攀升,得到了後周的重用。

如此一來,李氏心裡就不平衡了。

不患寡而換不均!

而且,兩族皆是黨項出身,相比於剛剛崛起不到幾十年的折氏,李氏的實力明顯更加雄厚。

結果,自家的待遇卻比不上折氏。

自此,兩族矛盾漸深,最終成了世仇。

東有強敵遼國,西有世仇夏州李氏,為了延續家族,折氏還能怎麼選?

隻能徹底倒向中原王朝!

折氏不挑食,後周也好,新宋也罷,隻要是中原王朝就行。

而折氏入宋後,之所以能夠得到宋廷的信任和認可,則是因為在宋廷北伐期間,折氏舉兵配合宋廷攻打北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