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必勝之戰!(1 / 2)





京師。

雖然邊地大戰在即,但如今京中討論最多的卻不是邊地的安防。

當下京中的頭條莫過於即將開始的秋闈。

宋朝貢舉一共分為三級,分別是解試、省試,以及殿試。

解試又稱發解試,類似於明清時期的鄉試。

其中,若是按照考試地點的不同,解試又可以劃分為諸州府軍監解試、國子監解試以及開封府解試。

(ps:還有一個轉運司解試,不過轉運使解試開始的時間是在景右年間,眼下還沒設立)

一般而言,絕大多數士子參加的都是諸州府軍監解試。

畢竟,參加國子監解試的資格必須是國子監生,而國子監生又隻招收七品以上京朝官的子孫。

簡而言之,國子監解試是官二代、官三代的特權。

而開封府解試,則是開封府本地士子的特權。

之所以將開封府解試單獨挑出來,完全是因為開封府解試錄取的人數要比其他地區更多一些。

京師嘛,首善之地,特權總歸要有一點的。

戶籍歧視,古來有之,宋朝也不缺乏科舉移民的學子。

而最受青睞的移民地,自然是首善之地開封。

不過,京中的熱議並沒有影響到皇城,李傑最關注的不是貢舉,而是西邊即將到來的戰事。

雖然有曹韋坐鎮西北,雖然夏州李氏現在的實力還沒到日後的程度,雖然宋軍的戰鬥力也沒有衰落到無法野戰的地步。

但戰局莫測,牽扯到數萬人,乃至數十萬的戰爭,稍微有一環脫節,也許就會引起連鎖反應。

兵敗如山倒,便是這麼來的。

因此,李傑特地下令,命曹韋一日一報。

幸好李傑沒有像大宋戰神那樣,事先發下陣圖。

如果他真的那麼做了,這一戰還沒打,曹韋估計就得先認輸了一半。

「六哥,前方軍情如何?」

劉娥也很關心西北的軍情,所以,她特地更改了每日處理政事的時間,從原來的下午,改成了上午。

「情況還算不錯。」

李傑放下手中的軍情,不緊不慢的講述道。

「前些日子,李德明之子李元昊領兵三萬,向著西邊鳴沙河附近趕去。」

「不出意外的話,李元昊現在應該協防到位,也許此時已經和六穀部吐蕃打起來了。」

「另外,曹韋之子曹倩也呈上奏疏,邈川地區的吐蕃族,也準備發兵侵襲夏州黨項。」

「邈川地區的吐蕃部族也會參戰?」

聽到這個消息,劉娥心中不禁很是意外。

之前不是說唃廝囉立足未穩,無力支援嗎?

怎麼現在又變卦了?

看來,這些夷人確實是反覆無常。

顯然,劉娥是誤會了,她現在還不知道唃廝囉突然決定參戰的原因。

之前,唃廝囉的確無力加入戰局。

但現在,情況卻發生了變化。

曹倩剛剛送達的奏疏中提到,唃廝囉已經正式和歷精城喬氏聯姻了,購馬一事,進行的很是順利。

不僅如此,在得知夏州李氏有寇邊之意後,歷精城喬氏還主動申請出戰,為此戰貢獻出一份力量。

其實,喬氏主動申請出戰的理由也不難猜。

夏州李氏雖強,但並沒有強到不可戰勝的地步。

接下來這一戰中,夏州李氏不隻要麵對『強大』的大宋,還得應付身後的六穀部聯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