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七章 合流(1 / 2)





呂府。

下值歸家後,呂夷簡難得的喝起了酒,不僅如此,他還將次子呂公弼招了過來。

看到春光滿麵的父親,呂公弼不覺意外。

爹爹今日遇到了什麼事?

怎麼如此開心?

不多時,呂夷簡注意到了兒子的目光,而後放下酒樽,開口道。

「寶臣,是不是好奇為父為何如此高興?」

「恩。」

呂公弼點了點頭。

「遼朝退兵的事,你應該也有所耳聞,爹爹考一考你,你覺得爹爹為什麼開心?」

後世,呂氏能夠屹立不倒,其中一半得益於呂氏的家風,一半得益於呂夷簡的表率。

如果說呂蒙正是東來呂氏成為世家大族的關鍵人物,那麼呂夷簡便是讓呂氏成為政壇常青樹的核心人物。

這不,慶祝的時候,呂夷簡也不忘考校兒子。

說是考校,實際上卻是指點。

聽到父親的問題,呂公弼略作沉吟。

爹爹既然這麼問了,其原因肯定不會那麼簡單。

遼朝退兵,多半隻是一個引子。

其後帶來的影響,才是關鍵。

遼朝退兵,會帶來什麼?

北境徹底安靖?

遼宋重回之前?

這是不可能的!

楊文廣帶兵主動闖入遼境,襲擾遼軍後方,隻此一件事,就等同於毀約了。

而且是宋廷主動毀約在前。

遼朝雖然派了五萬大軍南下,但這支部隊隻是駐紮在岐溝關一代,並沒有侵入宋境。

如此一來,遼國可以找出無數種理由,證明自己沒有寇邊的意思。

單從此事而言,國朝才是過錯的一方。

平心而論,對於此事,呂公弼很是不解,官家為何要下達侵入遼朝的密令?

主動破壞來之不易的和平,有必要嗎?

有好處嗎?

宋遼戰事再起,完全是一件看不到絲毫益處的事,隻有壞處,沒有好處的事,官家為何要做?

此前,爹爹時常在他耳邊提起官家,其中說的最多的便是官家未來定是雄主,似有秦皇漢武之誌。

唯有手腕和誌向相匹配,才得以配享雄主之稱。

縱觀官家登基後的表現,官家的手腕確實很高明,即使是父親、丁相這等人傑,也無法摸透官家的心思。

良久。

苦思冥想的呂公弼,仍然沒能釐清頭緒,所以,他不禁求助式的看向了爹爹。

看到兒子投來的目光,呂夷簡微微一笑,緩緩道。

「藝祖(太祖)為何設立參政一職?」

聽到這話,呂公弼靈光一閃,他終於抓住了問題的核心!

大宋開國之初,三位宰相範質、王溥、魏仁浦皆是後周舊臣,彼時,太祖保留三人為相,不過是權宜之計。

畢竟,大宋是代周而立,為了拉攏後周舊臣,這是必要的手段。

待到政權穩固之後,太祖便罷免了宋初三相,然後將自己的心腹趙普提拔為了宰相。

隻是,立國之初,國朝軍政之要務,僅憑趙普一人,完全無法勝任。

所以,太祖便設立了參政輔助趙普。

起初,參政一職隻是為了協助宰相,並無分權之意。

不對!

應該說,太祖最初便有分權之意!

但礙於形勢,不得不隱瞞初衷,直到時機合適,立馬圖窮匕見,親自將參政推向了副宰相的位置。

此乃分權!

宰相的權力變小了,君權自然擴大了。

太祖之後,太宗、真宗也繼承了削弱相權的宗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