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九章 周起(1 / 2)





黃昏降臨。

崇政殿內,仍然有許多舉子正在奮筆疾書。

雖然殿試沒有明確規定考試時間,但有一條鐵律便是宮門落鎖之前,必須離開宮城。

也就是下午六點之前,需要交完答卷,然後離開宮城。

眼下已經快五點了,殿內的燭火已然生氣,看著亮起的燭光,尚未答完的考生不由加快了速度。

時間緩緩流逝,舉子們相繼交了答卷。

此時,留在考場中的舉子已經不多了,肉眼望去,大概隻剩下十來個。

至今依然滯留在考場中的舉子,大多都有一個特點,年紀相對比較大了,其中一位兩鬢甚至已經全白了。

在這群人中,有一個人尤為顯眼。

此人看起來三四十歲的樣子,從他的膚色可以看出,此人的家境應當不會太差。

其實,這名舉子也算是一位明星舉子,稍微在京師中打聽一下,基本可以知道此人的名聲。

此人便是大名鼎鼎的柳三變!

一名編排官顯然也認出了柳永,看到柳永仍舊滯留在殿內,這名編排官不由借著巡視考場的名義,踱步來到柳永桉前。

然後,低頭一看。

好傢夥!

雖然隻是大致的打量了一遍,但編排官仍是不住的皺起了眉頭。

編排官姓周,名起,乃是鹹平三年榜第二名,那一科的狀元不是旁人,正是陳堯谘。

作為鹹平三年的榜眼,周起的個人才學自不必說。

單單的掃了一眼,就足以讓他判斷出柳永的答卷。

如果讓他點評的話,他多半會給個文理疏淺,退落無疑的評價。

殿試考評大致分為五等,更準確一點的話,應該是六等。

第一等,學識優長,辭理精純,出眾特異,無以比倫。

第二等,才學該通,文理周密,於群萃中堪為高等。

第三等,藝業可采,文理俱通。

第四等,藝業稍次,文理粗通。

第五等,文理疏淺,退落無疑。

至於,第六等,則是不考,或是文理狗屁不通,或是犯了忌諱,屬於必黜的一檔。

在周起的眼中,柳永的策論,和第六等很是接近,雖然不至於狗屁不通,但滿篇都是馬屁之文。

此人,倒是其名難負。

念及至此,周起暗自搖了搖頭,同時又很是感慨。

柳三變這次算是趕上好時候了,若是換到別科,依照他的策論水平,多半無法中第。

但這次卻不一樣。

上午那會,官家剛剛作出一個新的裁定。

此科應舉的士子,隻要不犯什麼忌諱,都取中!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腦抽的舉子,那麼此科當誕生三百名新科進士。

對於天下士子而言,殿試不黜落,無疑是仁政、善政。

但對士子好的事,對於國家而言,卻不一定是好事。

官家登基後,雖然有誌於革三冗之弊,但到底是登基時間太多,如今即便取得了部分成效。

可也隻是部分而已。

三百名進士,於國而言,確實不多。

然而,倘若往後每科都大幅增加取士名額,殿試時都不黜落,年復一年,壓力可就大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