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五章 排名(1 / 2)





咚!咚!咚!

隨著三聲鼓響,第一場院試已經結束了,李傑寫完題目便開始打坐起來,內功一道需先打通十二正經,等到十二正經全部貫通之後,內力遊走於手足、內外、前中後不同部位,構成一個周而復始、如環無端的循環,這種武學上又稱為小周天,小周天在江湖上差不多屬於中堅力量。【Google搜索.com】

打通小周天之後,內力便會沿著十二正經逐步湧入奇經,奇經共有八條,分別為督、任、衝、帶、陰蹺、陽蹺、陰維、陽維合成「奇經八脈」,當打通奇經八脈之後便是成就大周天循環,如今江湖上達到此境界的人屈指可數,此時的風清揚應該達到了,打通了四、五條奇經八脈便可稱為一流高手。

李傑自習練辟邪劍譜以來,日日勤修在去年已經完成了小周天循環,目前已經打通了陰、陽蹺脈,暫時處於二流之上一流之下的位置,現在的餘滄海還不一定能夠打得過李傑。

所有考生們經過一天的考試都已經精疲力儘,紛紛趕回住處休息,因為明天還要考第二場,現在還不是分心的時候,雖然第二場在考試中所占比重不多,但是如果第二場考的太差了也有可能被罷黜的。

翌日,第二場考試如期而至,第二場考試李傑也是信心十足,基本上將自己所學儘皆寫在其中,其中四書題是一道截搭題,而且屬於偏難的,同府試那場《不幸而有宿焉》差不多,估計六七成的人連破題都會出錯。

但是這難不倒李傑,李傑本事就屬於十分聰明的一類人,加上這個世界還有係統的悟性加成,讀書對於李傑來說就如喝水吃飯般簡單,經過書院這些年的深入學習,用來對付這些題目易如反掌。

順利破題,行雲流水的寫完全篇,時間尚未到晌午,第二場覆試隻有一文一詩,現在隻剩下最後一道五言八韻詩了,賦詩題隻要掌握基本技巧就可以做個**不離十了,想要出彩不是那麼容易的。李傑印象中最深的一首明朝詩文就是明朝名臣於謙寫的《石灰吟》了。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首詩算是明朝難得流傳下來的佳作,詩文中於謙不必千險萬難,勇於自我犧牲,保持忠誠清白品格的精神激勵了一代代仁人誌士。

第二場考試結束,書吏們將試卷收攏。

第二天林提學將卷子拿到閱卷房,連同其他閱卷官開始院試的閱卷工作,因為院試的考生沒有縣試、府試那麼多,僅有幾百人而已,在兩天的時間裡大致的批閱完了,從百餘卷中挑出了五十份作為取中。

林提學在取中的卷子中,拿出三份作為前三名,初步定好排名,然後打算同其他人商量一下,雖然院試是糊名製,但是為了避嫌他也不好一言而決。…林提學吩咐書吏將各個府學、縣學的教諭叫來,將三份卷子放在桌案上向眾人說道。

「此次院試,應朝廷分配名額共取中五十人,其中這三卷在其中所做最好,我已初步定下名次,諸位傳閱一番看看有沒有什麼建議。」

聽到林提學的話在場眾人是敢怒不敢言,往年閱卷後的名次都是由眾人一起商討得出,哪像林提學一樣先定好名次,再來征求他們的意見,誰會在上官麵前怵他眉頭呢?

眾人分開傳閱,一個教諭拍手叫道:「好文!多年未見此雄文!」

「此文雄渾健雅,樸實淳厚,光輝日新,實能以韓歐之氣,達程朱之理而吻合於當年之語義!」

眾教諭聞言聽到此文有韓愈、歐陽修之風骨,便紛紛向其討要答卷,分而傳之。

「好!好!精理明辨,如萬斛源泉,隨地騰湧!」

「嚴詞偉議,屹然如山,當浮一大白!」

「才亦高,學亦博!」

見眾人紛紛對此文章讚不絕口,林提學笑著點了點頭,看來排名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