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四章 寇準拜相,何如?(1 / 2)





王府。

得知丁謂自請的事,王欽若恨不得大宴賓客,好好慶祝慶祝。

這傢夥,終於自食其果了。

往後,他可得好好給丁謂穿穿小鞋。

不怪王欽若心眼小,而是丁謂做的太過分,王欽若被貶黜期間,丁謂可沒少給他穿小鞋。

天禧末年,張知白知應天府時,丁謂就暗中打過招呼,想要張知白好好『招待』王欽若。

不過,張知白並沒有那麼做。

事後,丁謂覺得張知白落了他的麵子,於是便將張知白調到了亳州。

知應天府和知亳州,雖然都是知州級別,但論地位,兩者可差遠了。

前者是三京之一的府城,而後者隻是普通州府而已。

王欽若的為人雖然不怎麼正派,但舊情什麼的,他還是念著的。

張知白能在他困難的時候伸出援手,這情分,他一直記著。

待到丁謂正式離任後,他便準備尋個由頭,將張知白召回京師。

這麼做,一來,能夠還人情,二來,也可以向旁人昭示,他王欽若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

最後,他還能夠通過提拔張知白,以此來拉攏張知白。

張知白是太宗端拱二年(989)的進士,資歷很老,而且他幼時家境貧寒,是起於微末的寒門。

同時,他也是天下寒門士子的表率之一。

在士林,尤其是寒門圈內,張知白的號召力很強。

另外,張知白為官清廉,是朝中有名的清流。

其次,張知白是一步一步從地方升到中央的。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張知白很喜歡提攜後輩,官場沉浮數十載,受過他恩惠的官員,不知有多少。

其中最知名的莫過於晏殊了。

而不知名的,如富言這類官員,更是難以計數。

因此,提拔張知白,完全符合王欽若的利益。

如果機會合適的話,王欽若甚至想推薦張知白為相。

大中祥符年間,張知白便官居權禦史中丞,參知政事。

天禧二年(1018),因為同時任宰相的王欽若,政見不合,張知白主動請辭,以刑部侍郎銜,出知地方。

此時,張知白雖然還沒有還朝,但王欽若已然給他的仕途安排好了。

過段時間,他再尋個由頭,想辦法將丁謂的鐵桿任中正貶出京師,如此一來,參政的位子便空了下來。

然後,他便舉薦張知白為參政。

等張知白在參政的位子上坐個一年半載,再將對方推到宰相的位子。

當然,如果有機會,王欽若也不介意省略掉參知政事這一環,直接推舉張知白為副宰相。

畢竟,計劃趕不上變化,時間拖得越久,變數就越大。

論資序,張知白可不是宰相的第一候選人。

依照先帝異論相攪的為政方針,新的宰相多半會出於北方士人。

一南一北,才是平衡之道。

……

……

……

寶慈殿。

傍晚。

李傑例行來到寶慈殿給劉娥請安,隨著劉娥漸漸退居幕後,少了朝堂上的那些明爭暗鬥,劉娥的氣息也愈發的平和了。

最近這一年,閒暇之時,劉娥要麼看一看史書,要麼逗弄一下許氏的女兒。

日子,過得好不悠閒。

請安結束,李傑並沒有和往常一樣直接離開,而是留在了寶慈殿,準備在這裡用晚膳。

畢竟,接下幾天,他得齋戒,沒法來寶慈殿請安。

晚膳開始之前,劉娥忽然一反常態的關心起了政事。

「六哥,聽說丁謂自請出知地方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