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凱旋而歸(1 / 2)





八月五日。

李傑禦宣德門,親自檢閱凱旋歸來的禁軍。

當然。

隻是部分禁軍而已。

不然的話,大幾萬人往那一站,即便宣德門外的禦街足夠長,足夠寬,也得堵得水泄不通。

不過,即便隻是部分禁軍,宣德門外還是發生了大規模的擁堵。

圍觀的百姓太多了!

幾乎小半個京師的人都來了。

從朱雀門外的朱雀大街,直至宣德門外的禦街、南門大街,左右幾乎站滿了人。

如果不是事先抽調了大量的禁軍進行管控,隻怕會發生大規模的踩踏事件。

宣德門上。

「大娘娘,如此盛景,可還看得?」

李傑站在門樓邊緣,手扶欄杆,一邊麵帶笑容的看著禦街兩側的盛景,一邊對著一旁的劉娥說道。

「京中好久沒有這般熱鬨了。」

劉娥忍不住發出一記感慨,此情此景,不由讓她想起了舊事。

乾興元年二月,她和真宗一起登上宣德門,大赦天下,恩賞悉數依照南郊大祀。

彼時,宣德門外也是人山人海。

不過,相比於那次,此次參與的百姓更多一些。

畢竟,先帝那次禦宣德門,是因為身體緣故,沒能舉辦郊祭,禦宣德門,其目的是為了補上南郊祭祀的恩賞。

郊祭,不僅是聲明正統的重要祭祀,同時也是士大夫們的狂歡。

宋太宗規定,凡誕節(天子生日)及三年大祀,皆聽奏一人。

即遇到了聖節和南郊大祀,達到一定品級的官員,都能向朝廷申請蔭補子孫一人入仕。

依據官品不同,依次授官自東頭供奉官(從八品)至三班借職(從九品)不等。

另一邊,李傑並沒有注意到劉娥眉宇間的傷感,畢竟,他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城下。

看到百姓熱情洋溢的模樣,他不由朗聲笑道。

「哈哈。」

「朕覺得,往後這樣的場景可以多來幾次。」

「大娘娘,意下如何?」

一聽到這話,劉娥迅速從回憶中醒了過來,望著自信飛揚的官家,她的心中不禁生出了一絲隱憂。

難道官家也喜歡這般場麵事?

轉念一想,好像也不是不可能。

官家日常的表現,差點讓劉娥忘了,如今的官家,不過是一個十來歲的少年。

少年人,喜歡大場麵,很正常。

別說是少年人喜歡,便是先帝,一把年紀了,不還是喜歡各種祥瑞?

哪怕先帝知道祥瑞存疑,可還是架不住喜歡。

一聽劉娥遲遲沒有回覆,李傑轉頭看了一眼劉娥,當他看到劉娥眼中的憂色,不由笑了笑。

「大娘娘,你這是誤會朕了。」

「朕的意思是,大宋日後該多打幾回勝仗。」

外戰的勝利,最能激發國民士氣,提振國民自信心。

此前,大宋太軟了一些,以致於區區西夏都敢騎在大宋頭上拉屎撒尿,歷史上的李元昊,就差當麵騎臉輸出。

而現在嘛,李元昊好像死了?

具體消息,李傑沒有關注太多,區區李元昊,還不值得讓他費心費力。

毫不客氣的說,不論是夏州李氏,還是北麵的契丹,在他眼裡,不過爾爾。

威儀四海,才是他的目標。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宋土!

大宋將會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日不落帝國。

帶鷹?

以後有沒有這個國家,還是兩說。

劉娥聞言不禁啞然,原來是自己誤會了。

也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