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爆!爆!爆!(1 / 2)





烏義小商品市場開業,不啻於在個體戶圈子內引爆了一顆核彈。

商戶們,一傳十,十傳百。

嘩啦啦。

周邊縣市,乃至隔壁省市的人都來了。

發不完。

根本發不完!

工商所的所有人全部兩班倒,縣委辦公室也抽調了大量的人手,依舊不夠用。

根本不夠用!

不論是之前,還是未來幾年,個體戶的標簽,始終是備受歧視的一群人。

上千年士農工商的儒家文化,以及建國後的風氣,都讓這個職業賦予了一部分不太好的底色。

如今,烏義縣反而開了一扇門。

接納他們。

願意給他們提供幫助。

那種激動,那種感動,如果不是親身經曆,很難想象。

李傑在工商所幫忙的這段時間,看到了太多的麵孔,雖然他們的相貌各不相同。

但有一點是共同的。

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老百姓的熱情,不僅把烏義縣的縣委班子嚇到了,還嚇到了市裡、省裡的部分人。

太瘋狂。

動靜這麼大,不會鬨出什麼事吧?

這年頭。

沒幾個人不擔心的。

然而,木已成舟,小商品市場都蓋好了,花了兩百多萬,這可是80年代的200多萬。

如此巨大的投入,即使想放棄,那也舍不得。

頂住壓力!

繼續推進!

除此之外,彆無他路可選。

眼看人越來越多,不得已,招標的時間被迫延長到了十五天。

接下來,烏義縣的公職人員忙得飛起。

頗有一種日後007的感覺。

那幾萬份的報價單,就不是短時間內能夠統計完的,幸好烏義縣的大學生多。

陳家村出身的大學生們,一個個上緊發條,馬力全開。

吃喝拉撒,全在工商所。

陳大光這小子,近期也沒時間去想下海的事了。

想啥啊?

每天工作完,倒頭就睡。

根本沒時間想那些有的沒的,李傑稍微好一點,他主要負責指揮。

怎麼統計。

怎麼分發。

都是他在掌托。

嚴格來說,這已經超過了他的職責範圍,但沒有去說那些。

說句難聽點的話,那些人巴不得李傑多使點力氣。

畢竟,所有人都知道,他無心仕途。

如果‘陳江河’真的想從政,早就鯉魚躍龍門飛進省裡。

不止一位大領導向他拋出橄欖枝。

但‘陳江河’很硬氣,一個都沒接。

頗有一種古代隱士的風範。

當然。

私底下也有人懷疑他是在養望,就跟諸葛亮一樣,非得三顧茅廬才行。

人心嘛,都是那樣,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想要。

外界的傳聞真真假假,不過,越是核心人物,越是知道‘陳江河’的份量。

整個縣委,隻有那麼幾個人知道真實情況。

人家陳江河確實淡泊名利。

根本不是一個賽道的。

市裡大領導也知道陳江海是什麼人。

每次寫得重量級社論,都是能轉抵京城的人物。

(

那些文章,不知道被多少人翻來覆去的研究,希望能從中看到一些機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