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起飛(1 / 2)





第36章起飛

1986年12月。

官方刊發《關於深化企業改革、增強活力的若乾決定》,該文件明確指出企業經營權和所有權互相分離。

至此,承包製徹底有了法律的背書。

觀望許久的陳大光終於下定決心,承包了一家人數兩百多人的輕型紡織企業。

自從他下海以來,兩年時間,他其實賺了很多錢。

多的不說,百八十萬,他還是能拿出來的。

由於錢太多,他根本不敢全部存銀行。

至少有一半的現金被他放在了家裡。

陳老師說過,要悶聲發大財,不要太張揚,如果不是陳老師,他現在多半已經買了一輛小汽車。

陳大光承包的是杭城那邊的一家企業,專門生產襯衫的國營廠。

在他承包之前,這家企業已經半死不活。

廠子固定資產隻有40萬多,負債卻高達一百多萬。

很棘手。

如果不是太棘手,哪會給外人承包

不過。

陳大光卻有信心盤活這家廠子,在他承包之前,他調查過,這家廠子的設備很新。

83年剛換的新設備。

廠子垮了,一半是吃喝吃垮的,另外一半是被掏空的。

如今,廠子快完蛋,那兩百多個員工的工資,成了巨大的負擔。

這年頭國企是鐵飯碗,終生製,想要解雇

沒門!

廠長想要開除一個員工的難度,絲毫不下於後世領導開除公務員的難度。

一個員工一個月工資85塊,238人的工資就是2萬塊,而工資隻是最少的一項。

拖欠員工的醫療報銷費用就高達10萬+。

因為這事,當地新聞報道了好幾次,廠領導被搞得焦頭爛額。

這年頭,員工可不慣著你。

發不起工資,那就沒飯吃!

我沒飯吃,就要讓你也沒飯吃。

鬨了幾個月,不得已,廠子隻能對外承包。

並且,承包要求很苛刻。

廠子160萬的負債,承包人需要承擔一半。

換而言之,這80萬是入場券,如果沒有80萬,連資格都沒有。

剩下的那80萬負債,銀行可以展期,前三年免息,後兩年正常付息,五年之內還清。

相當於每年還16萬本金。

而這,隻是基礎條件。

200多個員工,一個月2萬+的工資是硬性開支,如果廠子開始重新生產,原料費、夥食費、電費、水費等等亂七八糟的開支,都是投入。

想要提高生產效率,還要算上計件費。

簡而言之,如果前期不投入一百來萬,根本盤不活廠子。

如果這家工廠不是難搞,不是燙手山芋,類似的資源,哪會漏到外人手上

早就內部消化了。

不過,陳大光既然敢承包,他自然有幾把刷子。

在承包之前,他對這家廠子進行了全麵的調查,排除掉那些屍位素餐之流,廠子還有救。

就產品質量而言,廠子生產的襯衫,絕對沒問題。

工廠的工人,很多也是熟手。

之所以賣不動貨,一是沒有渠道,二是樣式太落後。

都什麼年代了

還在生產老式的純棉印花襯衫

不僅款式老氣,顏色也是老氣橫秋的樣子,藍色、綠色、白色,全是過時的顏色。

如果陳大光接手,他第一時間就把那些版型換了。

女性襯衫就按照香江女明星的那些款式設計,男性按照歐美人的體型設計。

前者主打國內市場,後者主打海外市場。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