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熊廷弼經略遼陽、紀異(1 / 2)





熊廷弼經略遼陽

六月十五日晚上,後金數萬騎兵利用明朝防禦空虛之機,徑直逼近並迅速攻陷了開原這座孤立無援的城市。到了六月十九日,敵軍又以三萬兵力包圍了鎮西堡,守軍沈鐵部潰敗。皇帝聞訊後,決定提拔熊廷弼接替楊鎬擔任遼東經略的重任。熊廷弼接受任命後,請求朝廷批準他收複開原,並得到了皇帝賜予的天子劍,隨後他單騎踏上赴任之路。

八月二日,熊廷弼正式接掌遼東經略之職。第二天,他抵達遼陽,對臨陣脫逃的遊擊將軍劉遇節等人予以嚴懲,將其斬首示眾。接著,熊廷弼親自設立祭壇,鄭重祭祀在清河、開原、鐵嶺之戰中英勇犧牲的軍民,以示哀悼與敬意。

熊廷弼隨後上疏朝廷,指出沈陽城空虛難以堅守,建議不如集中力量固守更為重要的遼陽城。皇帝回諭,要求他自行權衡前線形勢的輕重緩急,並采納了熊廷弼的建議,決定堅守遼陽。熊廷弼立即著手組織防禦工作,挖掘壕溝、修築城牆,並巧妙利用城內的水源構建防禦工事,以增強遼陽的防禦能力。

紀異

自古以來,每一個國家的興起,必定伴隨著奇異吉祥的預兆,在其初現之時即已顯現;同樣,每一個國家的衰亡,也必定有異常的災難征兆在前。這些預兆可以從天地自然現象和人物活動中得到驗證,絕對準確無誤。例如,萬曆三十四年丙午(公元1606年)三月,雞鳴時分,西南方天空懸掛著一把口向上的關刀,持續一個月後消失。同年五月,李自成出生,預示著兵禍的征象已經顯現。萬曆三十六年戊申(公元1608年),南京發生大洪水,莊稼全被淹沒,鳳翔府的袁應泰時任淮徐道官員,奏報黃河中出現一塊碑文,內容為:“碑出乾戈動,江東血水流。荒茫天地亂,發難鬼神愁。洪武元年青田劉伯溫書。”不久,袁應泰調任遼東經略,那裡幾乎每日都有士兵傷亡和國土喪失。

萬曆四十四年丙辰(公元1616年),廣寧一名婦女生了一隻雙角猴子。同年,後金建立,國號為“大金”,努爾哈赤即位,年號為“天命”,開始科舉考試選拔人才,首次選取了會試的第一名,也就是“會元”。然而,明朝當年的會元沈同和因作弊被革除功名,洪承疇則考中進士。這就意味著清朝有了會元,而明朝卻失去了會元,洪承疇後來又成為清朝的功臣,這一切似乎都是天意。

二月二十五日,南京發生地震,震源來自西北方向,伴有聲音。山東發生地震,有龍在空中爭鬥。京城正陽門附近的河水三裡長範圍內變為赤紅色,如同鮮血湧流。京城又發生了大地震。陝西有牛產下一人頭人麵的怪犢。六月二十三日,蜻蜓從東南方向成群飛來,環繞天空,遮天蔽日,高的幾乎觸及天際,低的停在屋簷和梁柱之間,數量之多如同北方大風卷起的沙塵,無法形容其具體數量,有人說這是海風吹來的蜻蜓。秀水則出現了一隻人頭鳥身的異鳥,停留在樹上一整天後離去。這一年大旱,秋季乾旱尤為嚴重,定遠的富農劉子元全力捕捉蝗蟲,但蝗蟲如同雲片般落下,頃刻間就將其田地的作物全部吃光。

萬曆四十五年丁巳(公元1617年),江南地區出現異常鼠患,自五月下旬開始,成千上萬的老鼠彼此咬著尾巴過江向南遷移,穴居田間,啃食莊稼。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