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附記(1 / 2)





蒙古西部的人遵林丹汗為首,林丹汗對明朝順從或叛逆,當地人就擁護或反對。遼東巡撫王化貞最初意圖倚靠林丹汗的外部援助,同時期待李永芳在內部響應,懷著僥幸心理進行軍事冒險作戰,沒有做好嚴密的防守準備,不知不覺陷入了後金圈套。另外,孫得功曾經在賀世賢的部下任職,賀世賢向後金投降後,迅速寫信給孫得功約定作為內應。因此,在兩軍對陣之時,孫得功突然分兵兩翼撤退,故意讓劉渠衝在前麵。劉渠剛率騎兵出戰,才一交鋒,孫得功便率部率先逃跑,導致劉渠的士卒看到後軍主將奔逃,也隨之潰散,劉渠本人更被敵方將領哈都刺殺死。

此刻,後金還不相信孫得功等人投降的意圖是真實的,故按兵不動。熊廷弼帶領五千兵馬抵達戰場,發現廣寧已經潰敗,於是率部退回山海關。根據王化貞的說法,失敗的原因在於他過於軟弱且容易受騙,輕易相信間諜的情報,輕率信任遼東當地人的承諾。而熊廷弼則認為,問題出在王化貞性格剛愎自用,沒有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然而,王化貞被朝廷抓捕時僅騎著一匹馬,沿途百姓紛紛阻道哭泣,再三疾呼以示同情;相反,熊廷弼回京接受審查時,獨自一人連夜趕路,百姓似乎對此毫不知情,無人前來送行。這樣的對比,顯現了他們在處理政務時寬嚴之分以及性格剛柔之彆的差異。

禦史謝文錦在奏疏中指出:“遼東經略熊廷弼儘管責任重大,但實際上手中的權力有限,不幸的是,他與兵部尚書意見不合,就如同人的手腳被捆綁,難以施展拳腳,即便想要製定穩固防守的策略也無法實現。而王化貞雖意誌高昂,但受到諸多誤導,而且也不幸的是受製於兵部尚書,對其言聽計從,所提要求無一不許,即便不想主戰,也是身不由己。因此,這兩位大臣最終落得獲罪下獄的命運,實則是由於兵部尚書張鶴鳴所致。此外,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的職責本應在朝廷中樞,但中樞官員卻坐視他們之間謾罵爭吵,又缺乏明確的計劃方案,明顯偏袒一方,加劇了內部如同水火之勢的矛盾,導致河西戰局崩潰,山海關震動。對於這樣的局麵,兵部尚書張鶴鳴如何向眾人解釋呢?”

熊廷弼,字飛白,號芝岡,湖北人,曾被我的老鄉無錫人督學鄒迪光在三楚地區選拔而出。他本是從武轉文之人,不久考中進士,後來擔任江南督學。他在住持歲試時采用兩條封條,將考生從耳朵一直封到肩膀,使其無法左右窺視,而且成績差的學生會被鞭打,有人因此而上進學習。他對文人士子尚且如此嚴苛,可見治軍之嚴厲。然而,熊廷弼本性膽氣過人,理應不懼戰鬥,反而主張堅守,可以看出他是那種既能洞察敵我又能剛柔並濟的人物,確實具備領軍之才。然而,在他主張堅守之後做好準備再行出擊的策略時,今天上奏,明天又上疏,與中樞官員及巡撫爭執不休,形成仇怨,不免言辭過於犀利,有些小雞肚腸,導致朝中眾多言官與他有嫌隙,尤其是閹黨崔呈秀對他恨之入骨。熊廷弼因為與朝臣多有衝突,無功也會被殺,有功同樣會被殺,隻是早晚的問題。他隻有辭職南歸,或許可以避免官場的指責,但他貪戀官位,最終導致了災難,這是有原因的。

謝文錦的奏疏中還提到:“關於遼東經略、巡撫的罪責,朝廷自然會有恰當的處置,絕不會因個人的好惡而有所偏頗。然而,朝中有些人對此幸災樂禍,企圖借機報複舊怨,有的請求迅速逮捕經略,有的則主張立即處斬經略,而巡撫肩負一方安危,卻仿佛置身事外,無人過問。近來甚至有人欲置熊廷弼於死地,而讓王化貞調任薊鎮,是非如此顛倒,怎能讓經略、巡撫服氣?又如何麵對後世的評判?”我(作者)認為這份奏疏可謂是公正持平之論。

隨後,皇帝下令由刑部尚書王紀、左都禦史鄒元標、大理寺卿周應秋共同審理此案。會審時,熊廷弼一跪即起,聲稱自己從田間起用,原本計劃駐紮山海關,並無駐紮廣寧的安排,說完便呈遞了一份供狀。鄒元標表示:“失地丟城,無論功過,都難辭其咎。你進入刑部監獄後,是非自會分明。”兩人爭論許久。王紀說:“你若不肯進監獄,暫時到天仙庵住一天,等待聖旨裁決。”熊廷弼於是主動請求入詔獄。鄒、王二人又說:“請王巡撫過來。”王化貞跪下痛哭,說:“熊廷弼起初不聽從他的過河發動大戰計劃,河東地域廣闊適合作戰,而河西狹窄不利於戰鬥。等到廣寧麵臨危機時,熊廷弼率兵前來救援,最終卻逃回去了,這些罪責應歸咎於熊廷弼,而非他王化貞。”鄒、王二人回應:“你必須承認自己的過錯,才能有重新位列朝班的一天。”王化貞呈上一份供狀,同樣一躬退去。有人在熊廷弼的審訊記錄中說:“比起楊鎬,他多了逃亡之舉;比起袁應泰,他又沒有以死殉國,應當施以重刑以警示後人。”天啟五年(1625年)八月,熊廷弼被判決處死,其首級被傳示九邊。

起初,熊廷弼在閭陽聽說廣寧被圍困,深感憂慮,正於夜晚飲酒,忽然想到敵軍攻勢愈發猛烈,大喊道:“可恨!”這時,屏風後麵也傳來“可恨!”的聲音。熊廷弼驚異是誰在說話,屏風後麵同樣有人問是誰在說話。熊廷弼命令左右侍從趕快去後麵查看,屏風後也傳出同樣的命令。侍從進去查看,卻空無一人。熊廷弼說:“好怪異,難道有這樣的事情?”屏風後也回應:“好怪異,難道有這樣的事情?”熊廷弼說:“待我自己去看看。”屏風後同樣說:“待我自己去看看。”熊廷弼一邊走一邊說著,走到屏風處才聽出是銅盆發出的聲音。熊廷弼說:“這又來搗亂了。”銅盆也回應:“這又來搗亂了。”熊廷弼說:“快把水倒掉。”銅盆也說:“快把水倒掉。”水倒掉後,銅盆便不再發聲。熊廷弼心中十分疑惑,無法入睡,不久便接到廣寧內部潰敗、王化貞逃來的消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