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吳執禦論周延儒、張彝憲總理錢糧、吳牲賑撫等(1 / 2)





吳執禦論周延儒

八月,禦史吳執禦上疏指責道:“內閣首輔周延儒攬權過度,遮蔽視聽,偏袒自己的同鄉,每當塘報(軍事通訊)和奏章中隻要涉及到邊疆盜賊活動的任何一個字眼時,周延儒都會以軍機大事保密的接口,將文件密封後直接送到相關部門。這樣第二天早晨,當廷臣們想要剖析事情的真相時,周延儒就可以將失敗粉飾為勝利,或將功勞變成罪狀。皇帝隻看到周延儒對細節把握敏銳,但並不了解這隻是周延儒實現私人目的的一種手段。”皇帝對吳執禦進行了嚴厲的斥責,吳執禦連續三次上疏彈劾周延儒的奏章都被留中不發。

張彝憲總理錢糧

九月,皇帝下令太監張彝憲全麵負責戶部和工部的錢糧事務。起初,皇帝已經罷免了許多宦官參與外部政務,轉而將這些事務完全委托給地方督撫官員處理。然而,由於皇帝本人精明強乾且執法嚴謹,導致很多官員並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和贏得皇帝信任。第二年,後金軍南下,京城實行戒嚴狀態,於是朝廷再度派遣宦官前往軍營監察,自此以後,宦官們四處活動,動輒以上級官員的威勢傲慢地對待其他各部門,造成各級官員相互隱瞞、阻礙政務運行的現象越來越普遍。

吳牲賑撫

正月己亥日,皇帝下令禦史吳牲帶著錢財前往陝西,賑濟百姓,並且招撫流竄的盜賊。皇帝指示說:“陝西地區多次傳來饑荒的消息,普通百姓失去了生計,很多人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被迫加入賊寇行列,自冒生命危險。所有人都是我的子民,怎能讓百姓如此困苦不堪?現特撥十萬銀兩,命禦史前往受災地區,依次有序地進行賑濟,並告誡無知的百姓,即便是被迫加入了賊軍,隻要願意悔過自新,回歸正途,都將被視為良民,朝廷將給予改過自新的機會,一視同仁地加以保護和救濟。”

四月,吳牲向西出發,抵達延長縣,發現有盜賊聚集在城下,便向他們宣講利害,並進行公平分發賑濟物資,賊寇們聽從勸解後各自散去。而那些流竄在外的盜賊聽聞此消息後,也都紛紛回來接受賑濟,總計有七千多名盜賊接受了招撫。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