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劉廷訓吳橋死難、鄧藩錫不屈(1 / 2)





劉廷訓吳橋死難

劉廷訓,字式伯,出生於順天府通州,是一名通過選拔的歲貢生,被任命為河北吳橋地區的訓導官。戊寅年(公元1638年)十月,清軍大舉入侵,他與縣令共同堅守城池三個月。起初,敵軍隻派出部分兵力試探性進攻,而後便撤退了。然而,當敵軍全力發起猛攻時,縣令選擇了縋城逃跑,而劉廷訓則留在了學舍,遣走了自己的侍妾,決心以身殉職,並將年幼的孫子劉名增托付給了好友僧人隆貴,安排他安全轉移到南城。

劉廷訓向誓死守城的人們宣告:“與其逃跑而死,不如堅守而死,我們寧願成為這座城市的忠義之鬼。”守城軍民聽後大哭著說:“願意為您死守城池。”在連續三天三夜的激戰中,城池的三個角都遭受了混亂侵擾,唯有南城保持安定。敵軍像一道人牆般逼近並攀爬城牆,箭矢如雨般射向劉廷訓的衣服鎧甲,鮮血從胸口傷處噴湧而出,浸透了層層衣裳,但他仍然勒緊衣襟,堅持抵抗,連續中了六箭後才倒下。

一個月後,他的兒子打開棺材重新殮葬,發現劉廷訓麵容如生,胡須依舊濃密有力。在運送靈柩返鄉的路上,數百名學生沿路痛哭,普通百姓也紛紛剪紙、購買酒水前來祭奠。劉廷訓去世時,享年六十五歲。

鄧藩錫不屈

鄧藩錫,字晉伯,彆號雲中,南直隸金壇(今江蘇金壇)人氏。他出生時,父親鄧和台夢見有駕鶴之人抱著一個嬰兒,並稱這個孩子具有卓越出眾的輔佐國家的才能,且有“西山頹而東山高”的寓意,因此為他取名為藩錫。鄧藩錫十七歲時閱讀到有關忠良事跡的記載,深受感動,整日淚流滿麵。他在天啟辛酉年(公元1627年)考中秀才,後於崇禎甲戌年(公元1634年)成功考中進士。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