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楊卓然議撫、歲饑、誌異、山東丐婦(1 / 2)





楊卓然議撫

十二月時,來自楚地、豫地、皖地的官兵大量集結,叛亂的賊寇因此感到恐懼,主動請求投降安撫。初十日丙辰這天,監軍楊卓然代表朝廷前往賊寇陣營協商投降事宜。

這一年,叛亂的賊寇四處蔓延,雖然朝廷的軍隊在不同時期取得了一些勝利,俘獲並斬殺了部分賊寇,也多次向朝廷報告賊寇請求投降的消息,然而已經投降的賊寇勢力並未得到有效瓦解,與此同時,由於饑荒的影響,更多的饑民被煽動聚集起來,局勢的發展就如同野火燎原一般,迅速蔓延,難以遏製和撲滅。

歲饑

七月時,由於饑荒,眾多饑民紛紛揭竿而起,他們聚集在大行山上響應賊寇的號召。這一年,北京、南京以及河南、山東、山西、浙江等地遭受了嚴重的大旱和蝗災,災情嚴重到人們不得不以人為食,草木幾乎被完全毀滅,土地上顆粒無收。同時,各地土匪趁亂紛紛崛起,道路交通也因此嚴重受阻。

誌異

庚辰年(公元1640年)正月十五日丁卯之夜,東方天空中彌漫著濃厚的黑氣,連續三個晚上都有這樣的景象。到了二月壬子月初,杭州城的城門在夜間發出聲響。

無錫地方記載顯示:九月二十三日,在未時和申時之間,天空布滿密集烏雲卻不下雨,而是淅淅瀝瀝地下起了小豆,這些小豆有紺色、紅色和黑色三種,質地堅硬。有些百姓收集了這些小豆,等到次年春天播種,雖然長出了莖稈,卻並未開花結果。

當時,張真人來到無錫,他的船頭掛著兩塊牌子,上麵寫著:“值日功曹聽用,天下城隍免參。”當地縣令龐昌允誠摯邀請他祈雨,張真人謙虛地回應說:“降雨是天庭掌管的事,不是我敢於擅自做主的。憑我的能力,最多也隻能暫時讓水位升高幾尺罷了。”不久後,果然河水悄悄上漲了三尺,但五日後又退回到了原來的水位。張真人進入崇安寺,首先參拜了三清祖師,接下來又依次參拜了關公等神隻,都行了四叩首的大禮,但對於像張巡(安史之亂時的朝廷名將,守衛睢陽達數月之久,後來城陷被殺)那樣的一些神隻,他並沒有一一作揖致敬。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