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薛國觀賜死、召周延儒、幸學(1 / 2)





薛國觀賜死

正月時,曾經擔任大學士的薛國觀上奏為自己辯護,聲稱遭到了袁愷的誣陷彈劾,這背後其實是禮部主事吳昌時的主意,但皇帝並未采納他的申訴。到了八月,薛國觀被賜死,並抄沒了他的家產。

薛國觀性情偏狹苛刻,因受到溫體仁的推薦,從僉憲職位迅速晉升到內閣任職,企圖通過巴結皇帝鞏固自己的地位。當時,皇帝憂慮財政匱乏,薛國觀便引導皇帝向外尋求資金支持,他表示對外可以通過動員鄉紳籌集資金,這個由他們大臣來做,而對內則依靠皇親國戚籌集資金,這個需要請皇帝親自去做。他微妙地以勳貴李武清為例子,並促使皇帝秘密給李武清下旨籌集四十萬兩白銀。李氏一族為此幾乎變賣了所有家產,然而追繳款項的任務仍未停止,這讓皇親國戚人人自危。恰逢皇子生病,眾人紛紛說九蓮菩薩顯靈,說這是因為皇帝對皇親國戚過於苛刻而導致子孫不旺,這讓皇帝深感後悔和恐懼。薛國觀又因觸怒太監王化民,最終導致失勢。

皇帝下令處決了中書舍人王升彥,並抄沒了他的家產。起初,薛國觀因王升彥涉嫌受賄而罷免了他的官職,並密切關注著他的動向,待王升彥一出現,薛國觀便命人將其逮捕並投入監獄。王升彥是吳昌時的外甥,在臨刑前大聲喊道,這一切都是他舅父吳昌時所為,如果他再多說什麼,可能會連累到整個家族。因此,薛國觀的罪行雖然是被東廠揭發出來,但眾人普遍認為吳昌時實際上才是揭開薛國觀罪行的關鍵人物。

自從皇帝登基以來,他曾下令處死了經略袁崇煥、庶吉士鄭鄤、總督楊一鵬、總理熊文燦以及兵部尚書陳新甲,並賜死宰相薛國觀與周延儒,可以說皇帝在處理政務上表現出了果斷英明的一麵。

薛國觀身為朝廷重臣,卻不以正當的方式輔佐皇帝,反而通過搜刮財產來向皇帝進言,最終害人害己。至於李武清雖富有,也應該適度征收三四萬兩白銀,而薛國觀卻要求其繳納十倍之數,這是否過於苛刻呢?更何況李武清已經變賣所有家產,還繼續追繳,這樣的做法難免會引發人們對皇帝不夠仁慈的議論。

召周延儒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