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山東李青山、王佐聖遵義遇害、孫傳廷殺賀人龍等(1 / 2)





山東李青山

壬午年(公元1642年)正月,山東地區的盜匪被平定,李青山被捕並押送至京城。李青山原本是個屠夫,趁著社會動蕩,糾集了數萬人馬,多次侵犯兗州地區,導致山東東部地區動蕩不安。當時朝廷招撫李青山,兵部侍郎張國維便單槍匹馬親赴賊營安撫,李青山十分意外,大吃一驚,連連磕頭乞降。張國維察覺到李青山的異樣,回部後挑選精兵強將快速出擊,協同給事範叔泰、魯王府左相俞起蛟與賊軍交戰,最終成功擒獲李青山,並使其部眾全部投降。鑒於張國維在這次平亂中的卓越貢獻,朝廷蔭封其一子指揮使之職。

另外,沂州地區的王朋仍在集結人馬進行劫掠。張國維了解到監軍邱祖德有能力平定賊寇,於是暗中授以計策,最終成功將王朋抓獲,由此山東東部地區得以安定下來。

王佐聖遵義遇害

王佐聖,字克仲,是南直隸長洲縣人,年紀輕輕就考中了進士。在崇禎皇帝即位後,他被選派為青溪縣廣文官學的教育官員。辛巳(公元1641年)年,由於張國維的推薦,王佐聖被提拔為蜀地遵義的行政長官,該地正是昔日楊應龍的轄地,四周均為少數民族聚居區,距離水西安氏酋長和藺氏酋長的部落僅有二十裡之遙。其中有一個名為“新站”的地方,地形極為險要,前麵瀕臨渭水,是各族蠻夷侵犯的必經之路。於是,王佐聖在當地建立了一座新城,旨在扼製蠻夷的咽喉要道。

八月時,西麵的賊寇首領郭士奇、吳尚才率領賊寇侵襲,邊界守將趙國政戰死,敵軍瘋狂焚燒搶掠。王佐聖在險要關口埋伏奇兵,成功擒獲了郭士奇、吳尚才等人,迫使敵軍連夜逃竄。到了壬午(公元1642年)年四月,酋帥吳尚賢、龍正國帶領數萬叛亂的少數民族攻打新城,王佐聖晝夜不息地抵抗敵軍,敵軍的鐵騎從四麵八方集結,將新城重重包圍,甚至架起雲梯強行攻城,聲勢駭人。王佐聖在危急關頭,將自己的官印交給兒子王恪保管,並命令他朝皇宮方向行禮告彆,自己則端坐於公堂之上,從容應對。很快,敵軍闖入,王佐聖怒目圓睜,痛斥敵軍,不幸壯烈殉職,死後仍挺立不倒。沒過多久,王佐聖屬下的義民誓死保衛家園,他們在新站集結兵力,截斷了敵軍的退路,並在本地全殲了吳尚賢、龍正國所率領的數萬賊軍。時任吳地巡撫黃希憲下令,每年春秋兩季要在祠堂中祭祀王佐聖,以紀念他的忠勇事跡。

孫傳廷殺賀人龍

在此之前,崇禎十一年(公元1638年)冬季,清軍入侵,朝廷改任陝西巡撫孫傳廷為保定總督,但孫傳廷以聽力衰退為由請求辭職,未被批準,不久便遭逮捕。崇禎壬午年(公元1642年)正月,孫傳廷被起用為兵部侍郎,並督導陝西軍隊剿滅賊寇。四月,孫傳廷在西安召集諸將,命令將賀人龍捆綁並處斬,這一舉動令在場諸將無不麵色大變。賀人龍所率領的部隊隨後被分散歸屬到其他將領麾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