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左兵擾武昌、左良玉避李自成、王永祚投江等(1 / 2)





左兵擾武昌

馮生敘述道:“當他乘坐的船隻航行至蘭溪時,遇到了從上遊來的人,這人說武昌地區發生了兵亂。等我臨近武昌時,聽說有數萬左良玉士兵從漢口搶奪船隻橫渡長江,導致漢口居民四處逃散,江麵上的船隻無法正常行駛。

我所在的船隻也在黑夜中趁風勢快速駛過武昌,停泊在金沙洲,當時是臘月十八日。次日清晨,我看見逃難的人群如同螞蟻般絡繹不絕地向南逃竄,船上搭載著老人、孩童和婦女,哭喊著逃難的人比比皆是。傳聞左兵所經過的地方,奸淫擄掠,雞犬不留,武昌城下的居民幾乎全部逃離。僅僅過了一天,左兵就已經擄掠了金沙洲。”

左良玉避李自成

左良玉與李自成的軍隊在朱仙鎮形成對峙,左良玉旗下兵力接近二十萬,鄖陽巡撫王永祚在城內固守,左良玉在外圍配合防守。然而在一個夜晚,左良玉突然率領大軍撤離,導致城中無法繼續堅守。李自成緊隨其後南下,荊襄一帶相繼淪陷,左良玉也沒有了立足之地。左良玉與監軍道王石雲關係較好,他曾寫信計劃將家眷送往武昌暫避。等到他的家眷抵達武昌時,左良玉及其眾多士兵也隨之到達,他們強行渡江,局麵失控,進而造成了長江南北兩岸的慘劇。城中的士民都將左良玉視為招致賊寇的禍首。有人在夜間刺殺了左良玉的監紀官,王石雲對此也不敢過問。

王石雲,字楊基,是南直隸安慶府潛山縣人,天啟五年己醜(公元1625年)科進士。

回想當時的情形,儘管李自成的兵力確實強大,但左良玉擁有二十萬的大軍,即便不足以全麵進攻敵人,至少足以穩固防守,為何會在夜晚突然撤離呢?嗟歎啊!統領一軍的大帥都如此行事,天下之事的走勢也就可想而知了!

王永祚投江

鄖陽巡撫王澄州為了避免被敵軍俘虜,曾試圖喬裝逃跑,不幸被左良玉的士兵捕獲,他通過賄賂兩千兩銀子才得以逃脫。但不久再次被捉拿,無奈之下,王澄州選擇跳入江中自殺。幸運的是,他在漂流了大約兩裡後被一位漁夫救起,從而幸免於難。之後,王澄州悄悄前往武昌城外隱藏起來。

梁元昌家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