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張獻忠襲廬州(1 / 1)





張獻忠襲廬州

壬午年(公元1642年)五月初六日甲戌,張獻忠突襲並攻破了廬州城。當時恰逢督學使者來此地主持科舉考試,張獻忠派遣幾百名賊寇,讓他們偽裝成背著書卷、穿著學子服裝的應試者混入城中。甲戌夜,張獻忠快速攻入廬州城內,賊寇縱火焚燒,廬州城陷落。多數官員逃走,唯有知府鄭履祥英勇殉職。六月十五日癸醜,朝廷下令逮捕安廬巡撫鄭二陽和鳳陽總督高光鬥,並委任馬士英為鳳陽總督。

鄭二陽是河南鄢陵縣人,萬曆己未年(公元1599年)的進士。盧謙,號芳菱,廬州人,萬曆甲辰年(公元1594年)的進士,曾任永豐知縣,後考選為禦史。甲寅年(公元1634年),盧謙擔任真定巡按,因丁憂離職,服喪期滿後,補職為順天府督學。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流寇攻破廬州,官員、士紳和百姓或逃避或投降,盧謙此時雖已辭官在家,但他堅持穿著官服,正襟危坐於家中中門。賊寇到來想讓他屈服,他卻巍然不動,無論賊寇如何侮辱折辱他,他始終保持剛毅不屈,而且瞪目厲聲嗬斥賊寇:“我是朝廷的大員,豈能受你們這些鼠狗之輩的侮辱?你們滅亡之日不遠,竟還敢淩辱長官?”他不停地咒罵賊寇,最終英勇犧牲。朝廷下詔追贈他為光祿寺卿,並恩蔭其子嗣,按照規定為其舉行了祭奠和安葬。

在此之前,崇禎八年(公元1635年)時,混天王等賊寇曾連續七日攻打廬州,知府吳大樸堅守城池,賊寇未能攻克,隻好撤退。而到了這個時候,張獻忠聽說督學使者即將巡查廬州,便安排賊寇假扮商賈潛伏在城內,然後截取了督學使者的通行令牌,並派出壯士偽裝成書吏,在迎接途中刺殺了督學使者。張獻忠自己則乘坐豪華馬車,讓手下將領簇擁著進城,後麵跟隨的精兵則換上學子的衣服,偽裝成學子迎接督學使者的模樣。當時廬州一個月內並無賊寇的動靜,守衛稍有鬆懈,突然有消息稱督學使者已抵達廬州邊界,城門緊急開啟,迎接使者,沒想到使者乘坐的轎子已經接近城門,跟從的數百人都穿著青色儒服戴著儒冠。使者進城後,剛剛行過三拜之禮,那些偽裝的隨從內穿的盔甲露了出來,便突然抽出短刀發動襲擊。事發突然,所有人驚慌失措,各自逃散,潛伏的賊寇趁機發動攻擊,大規模殺戮破壞,以往被稱為“鐵廬州”的堅固城池,在短短半天之內就被攻陷。

明朝之所以失去天下,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啟用了一批貪婪無能的官員。當張獻忠在四月攻陷了廬州的下屬州縣——六安之時,形勢已經萬分危急,然而督學使者依舊如同太平時期一樣處理公務,使得賊寇有了可乘之機,這樣的迂腐行為,最終導致國家的滅亡和自身的犧牲。古人曾有麵對強敵還穿著軍服講解《老子》,最終導致國破家亡、被後世恥笑的例子。這些人都是不懂得生死大義的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