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高鬥樞守鄖陽、李自成陷保康、顧君恩議取關中(1 / 1)





高鬥樞守鄖陽

鄖陽府地處秦、蜀兩省邊界,左右連接荊、襄,乃是湖北最為孤懸險峻之處。自鄖陽巡撫南逃之後,城池日夜遭受敵軍圍攻,戰事曠日持久,長達數月之久。幸賴荊南道高鬥樞全力守衛,方能抵禦敵軍攻勢。至四月初,賊寇數萬人抵達城下,四麵皆築高台以實施圍困戰術,我方軍士果斷摧毀所有高台,並以火銃、火炮擊傷賊軍萬餘人,迫使賊寇退卻。此後,我軍逐步收複均州、穀城等失地,並向四方發布檄文,宣告賊寇必敗之信念,鼓勵有誌之士民積極響應,共同抗敵。此舉得到多方響應,許多正義之士紛紛投身於平賊事業。

李自成陷保康

四月丁酉日,李自成攻陷保康縣,知縣石維壇英勇殉職。保康縣隸屬鄖陽府管轄。辛醜日,李自成派遣偽將前往禹州,禹州守將先前已經準備了禮節投降賊寇,賊軍在當地設置了偽官職位。二十一日甲申日,朝廷下詔嚴勵將士奮起討伐賊寇,並向天下宣告。值得注意的是,本月初一為甲子日,有癸酉但並無丁酉日,有丁醜日卻無辛醜日,這一點需要再次核驗。

顧君恩議取關中

崇禎癸未年(公元1643年)五月,李自成在襄陽所建宮殿因故全部倒塌,於是轉移駐軍至鄧州,並增兵攻打鄖陽,不料遭遇官軍重創,隻得再次退回襄陽。此時,李自成與眾賊首商議下一步行動方向。牛金星建議先行攻取河北,直搗京城;楊承裕則主張先占據留都,切斷漕運。唯有顧君恩提出異議,他認為直搗京城之策過於急躁,萬一失利,將無處退守;而占據留都則地處下遊,不利於成就大事,此策又過於保守。他主張應先取關中,那裡是李自成的故鄉,適宜立國建業,之後再逐步攻略周邊地區,先取山西,最後再進逼京城,如此進退自如,方為周全之策。李自成采納了顧君恩的建議,立即拘押鐵匠工戶,晝夜趕製鐵鉤釘萬餘件,準備進入潼關,翻越山嶺險阻。在此之前,李自成的軍隊喜好劫掠,牛金星勸說他停止殺戮,於是李自成嚴令部下約束行為,民間秩序稍有恢複,但賊軍卻借此機會不斷對百姓進行欺騙和迷惑,導致民眾並無堅定的抗敵決心。到了六月,李自成在荊襄地區大規模建造船隻。

顧君恩,本為拔貢出身,後在偽李自成政府中擔任選郎之職。自李自成攻入陝西、奪取河北、直至破京師,皆按顧君恩之計行事,足見其才智出眾,是賊軍中頗具智謀的人物。

與此同時,張獻忠意圖進軍四川,先於巢湖訓練水師;而李自成則計劃攻取陝西,並在荊襄地區建造舟艦。兩賊的舉動皆意在阻止南方軍隊北上,同時使秦、蜀兩地放鬆警惕。李自成與張獻忠聲東擊西,策略相似,均展現出其狡詐多變的一麵。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