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蔡道憲續傳(1 / 1)





蔡道憲的祖先定居於泉州,其父蔡維忠,以功曹身份任職府衙幕僚,育有三子,長子蔡鐘殿、次子蔡道宜,均為生員。蔡公名道憲,字元白,號江門。崇禎癸酉年(公元1633年),年僅十七歲的蔡道憲補錄為官學學生,旋即考中舉人。崇禎丁醜年(公元1637年),蔡道憲考中進士,被授予滇南司李一職,但因父喪,中途返鄉守製。崇禎辛巳年(公元1641年),李公改任長沙(古時稱星沙)司法官員(司李是司法官員的彆稱,可能為提刑按察使司僉事),當時堵允錫任郡守,兩人協力治理地方。崇禎壬午年(公元1642年)十月,蔡道憲因公務赴會,堵允錫因覲見皇帝而路過蔡道憲的小樓,兩人秉燭夜談。蔡道憲對堵允錫說:“你怎麼能離開呢?你一走,長沙就完了。”堵允錫也對蔡道憲說:“你趕快回衙署,無非死而後已,我們共同加油吧。”自此兩人告彆離去。

十二月,賊寇攻陷荊州、承天府。崇禎癸未年(公元1643年)五月,賊寇攻陷武昌。七月,又攻陷嶽州。一時間,名藩重臣、大將精兵,皆在長沙潰敗,無法自保。有兩廣來的將領尹先民,素有守城之能,蔡道憲與他結盟共守。當時民眾紛紛逃亡,城內外儘是賊寇,一邊搶劫一邊將劫掠的物品交易出去,而文武官員之間相互對抗,互不合作,賊寇輕易渡江,城池迅速崩潰,尹先民投降,蔡道憲督戰力竭,便下馬脫去戎裝,整理衣冠,麵向北方拜泣道:“臣無能,唯有以死謝罪。

蔡道憲被賊寇所俘,賊寇恭敬地對他說:我一直都知道你,你不必受苦。蔡道憲怒罵賊寇,賊寇將他捆綁,蔡道憲越發大聲怒罵。賊寇解開繩索又捆綁了他三次。賊寇讓降將尹先民勸說蔡道憲,蔡道憲瞪眼怒視他說:“你是衛律嗎?朝廷何負於你,你竟背叛?”蔡道憲奮力掙脫繩索,用手指刺尹先民的胸膛,賊寇數萬人都嚇得顫抖。

蔡道憲曆數賊寇罪行,又宣揚朝廷威德,大聲辱罵賊寇。賊寇於是將蔡道憲淩遲處死。蔡道憲在受刑過程中,罵聲不絕,賊寇都流下了眼淚。賊寇感歎道:僅有南朝的李侍郎一人能夠與他相比。十二月,賊寇攻陷衡州、永州後撤退,突然率軍渡江。崇禎甲申年(公元1644年)正月,朝廷軍隊收複失地。三月,堵允錫重新擔任郡守,為蔡道憲畫像建祠,舉行喪禮,率眾官員痛哭。

此前崇禎壬午年(公元1642年)春,蔡道憲催促夫人陪太夫人返回家鄉,私下對堵允錫說:我和你都是父母健在的人。亂世即將到來,我若死無葬身之地,怎能讓慈母親眼目睹?蔡道憲在牆壁上題寫道:“許多上將薪誰徙,正在中流楫自悲。”蔡道憲應該是早已預見到自己的命運。

蔡道憲生於萬曆乙卯年(公元1615年)九月二十七日,卒於崇禎癸未年(公元1643年)八月二十六日,享年二十八歲。蔡道憲的夫人謝氏,兒子名蔡知遠,於崇禎甲申年(公元1644年)五月二十日,將蔡道憲臨時安葬於長沙府城南裡靈坡。主持喪事的是蔡道憲的親兄蔡道宜,協助喪事的是郡守堵允錫及官員彆駕周二南。

崇禎丁醜年(公元1637年),我的同鄉秦鏞北上,在儀揚地區遇到蔡道憲,見蔡道憲徒步而行,不乘馬車,從福建走到京師,全程數千裡,皆徒步行走。其腳力之強,敏捷之快,實為世間舉子所罕見。同年,蔡道憲考中進士。

譯者注:1.原文中的“衛律”,胡人,曾是漢朝官員,後來投降匈奴,曾威脅漢朝使節蘇武投降匈奴,被蘇武拒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