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史可敬叛降獻忠、 趙某歸獻忠(1 / 2)





史可敬叛降獻忠

史可敬,長沙人氏,通過科舉考試中進士後晉升為給事中。因遭遇丁艱而在家守孝,期間在鄉裡橫行霸道,引起鄉人憤恨,有人搗毀了他的房屋。史可敬為報複鄉人,決意投靠張獻忠。張獻忠接納了他,並授予其都憲之職,令其鎮守常德地區。史可敬在常德任職期間,濫殺無辜,當地深受其害的百姓無不咬牙切齒。張獻忠撤離後,當地百姓立刻將史可敬捆綁起來,將其交給官軍,並搜出了他寫給張獻忠的手書,這些信件中詳述了他為張獻忠策劃奪取辰、沅、靖等地的計策。信件中,史可敬對張獻忠的稱呼諸如“陛下”、“新朝”、“聖主”,在公文與表章中均有體現。史可敬被解送後,偏沅巡撫判處他笞刑七十,並將其投入靖州監獄。獄中共有五名偽官,史可敬便是其中之一。

趙某歸獻忠

趙某,長沙人士,其力氣超群,能夠倒拖著兩隻水牛行走。崇禎年間,他高中武進士,正當他北上赴任之際,途中遭遇一夥強盜,趙某出手擊殺了數人,才得以脫險。回到家鄉後,他得知盜匪勢力日益猖獗,擔心遭到報複,於是選擇隱居,避免外出招惹是非。

至崇禎年間,張獻忠率軍侵犯長沙,其部下兵士分為數十隊,四處劫掠糧食。某日,他們意外遭遇了趙某,被趙某猛烈攻擊,紛紛敗逃,回到營地後也不敢聲張。不久,賊寇又增派百餘人前往,意圖報複。趙某聞訊大怒,聲稱之前隻是懲戒他們以示警告,如今將要徹底消滅這股勢力。他揮舞利刃,氣勢逼人,盜賊們畏懼他的勇猛,各自驚慌失措地退去,並將此事報告給張獻忠。

張獻忠聽聞此事,意識到趙某乃難得的將才,便派遣騎兵攜帶厚禮前往迎接。趙某料想盜賊離去後必會糾集更多人馬卷土重來,於是整裝待發,磨礪兵器,嚴陣以待。果不其然,不久之後,道路上旌旗飄揚,車馬如雲,鼓樂開道,武士簇擁,金銀財寶陳列於庭,使者謙恭有禮,前來誠邀趙某加入。趙某對這突如其來的厚遇感到意外且欣喜,於是決定投效張獻忠。

當時,張獻忠麾下已有幾位勇猛之士,均被收為義子,並賜予姓氏,封為王侯。按先後順序,趙某本應位列末席,但趙某自恃武藝出眾,提出通過比武較量來確定各自爵位的高低。孫可望聽聞此議,主動請纓與趙某一較高下。張獻忠擔心比武造成傷亡,便命二人隻進行徒手格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