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八 總算有了自造槍炮的能力(1 / 2)





於是,大漢帝國將這些人重新招募起來,打散原來的編製,和之前募集到的戰敗國老兵合在一起,組建了10支野戰軍團。

不過這十隻野戰軍團和德意誌軍團和瑞士軍團不同,他們都是被打散了編製重新整編的,高級將領也都是漢人擔任,隻有中低層軍官才是白人。

和上下都是白人統領的德意誌軍團與瑞士軍團有著本質的不同。

這十隻野戰軍團總兵力足足有10萬多戰兵,加上原本10萬的漢軍野戰軍團。

大漢帝國的常備野戰軍團一下子膨脹到20多萬人!

如果算上德意誌軍團和瑞士軍團,總兵力已經破了30萬大關。

這30萬人可都是有著豐富作戰經驗的老兵組成,跟剛組建的新兵部隊乃至雇傭兵有著本質區別。

這些人已經是歐羅巴大陸中世紀武備的巔峰力量。

其中最差的士兵都具備1級武士的身體素質。

軍官當中甚至不乏鬥士和鬥師一級的強者。

這還隻是野戰部隊,不算還沒有長大的大漢近衛軍的少年兵,大漢帝國登記在冊的地方軍戶兵在大漢13年,達到了百萬之眾!

大漢帝國統一了中歐和西歐後,徹底取締了雇傭兵製度,原來的雇傭兵大多數都申請成為軍戶兵,維護地方治安。

正是這些軍戶兵,才使得大漢帝國在官員人數不足的情況下,仍然可以在各地行省保持絕對的中央權威。

畢竟這些軍戶兵的土地都是大漢帝國的官府賜予的,他們天然的支持大漢帝國的統治。

不然的話,這些人根本不可能不花一分錢拿到一份軍戶田。

這些軍戶兵其實就是肖雲陽前世家鄉曆史上的班軍。

俗稱輪班製度的軍兵。

平日裏隻有少量在職士兵負責執勤和維護治安,隻有農閒的時候才會點集大兵進行軍事訓練。

甭管這種製度在曆史上有多大的缺陷,剛剛整頓完畢的大漢帝國中,軍戶兵班軍製度還沒有遭到腐蝕。

而且充任軍戶兵的很多人原本就是職業砍人的雇傭兵和裁汰下來的貴族私兵,哪怕訓練周期不多,也保有一定的戰鬥力。

當然,百萬軍戶兵看著很震撼,但其實這隻是登記的數字,不代表實際戰鬥力。

因為大漢帝國是沒有能力將這百萬軍戶兵從原本駐紮生活的地方抽調出來的。

光是行軍和抽調的各種開銷,就能讓大漢帝國破產無數次!

原因很簡單,大漢帝國拿不出足以讓百萬大軍長途跋涉聚集到前線的軍糧!

連糧食都湊不齊,更何況是其他費用?

百萬軍戶兵總不能餓著肚子為大漢帝國南征北戰吧。

因此,大漢帝國真正能調動作戰的,還是30萬野戰部隊。

但這30萬大軍在此時的歐羅巴已經接近於無敵了。

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軍隊能把三十萬大軍集中在一處用來作戰!

即便是現在的波斯帝國,紙麵上的軍隊有幾百萬,但真正能抽調到君士坦丁堡前線的肯定不會超過十萬人……

一個國家擁有多少軍隊,和戰場上能投放多少軍隊是兩碼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