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朝堂對罵(2 / 2)

皇兄何故造反? 月麒麟 2089 字 10個月前




不得不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自從朱祁鈺登基之後起,科道這邊雖然鬨出過不少事端。

但是,大多數時候,其實都不需要朱祁鈺自己出手,陳鎰會居中轉圜,幫他擺平朝議。

如今陳鎰病了,換了王竑暫管監察院,這王竑不替他壓著禦史們別小題大做也就罷了,反而還帶著一幫禦史故意跳出來和他作對,這讓習慣了都察院低眉順眼的朱祁鈺,當然忍不住有些生氣。

不過,生氣歸生氣,他到底還是沒有到失去理智的程度,王竑這個人,脾氣就是如此,如果說他真要是發了怒,那麽,反而才稱了這幫科道的意。

大明從體製到士林風氣,都優容言路,所以這就導致了,這幫科道官員,壓根就不怕他這個皇帝發怒。

於是,壓下心中的怒意,朱祁鈺淡淡的道了一句。

“朕知道了。”

隨後,便示意讓王竑退下,不過,王竑明顯不願意就此罷手,而是繼續抬手,道。

“陛下……”

見此狀況,朱祁鈺眸色一冷,目光也變得有些淩厲起來。

平心而論,剛剛王竑的那番話,已經是很出格了,窮兵黷武這樣的詞都用了出來,此刻朱祁鈺沒有責怪他,已經是看在要保言路通暢的份上了。

但是,他優容言官是一回事,可底下臣子,不依不饒的一再冒犯他這個皇帝的威嚴,卻又是另一回事。

感受到這道略帶寒意的目光,王竑的口氣略微一滯,不過,也僅僅是片刻,他便堅定信念,打算繼續上奏。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殿中卻響起了一道聲音,截住了他的話頭,道。

“陛下,臣以為,王副憲所言不妥!”

眾人循聲望去,臉上紛紛露出驚訝之色,不為別的,因為說話之人不是別人,竟是闊別京師已久,近日才剛剛回京的,於謙!

看到是於謙開口說話,王竑明顯也有些意外,話頭理所當然的停了下來。

與此同時,於謙邁步來到殿中,對著上首拱手道。

“陛下,方才王副憲說,倭寇乃癬疥之疾,朝廷隻需厲行海禁,便可保沿海無虞,此言實為大謬!”

誰也沒有想到,於謙剛一開口,就是如此不客氣,話說的如此斬釘截鐵,絲毫不給王竑留一點麵子。

再看王竑,聽到這番話,果不其然,臉色也變得有些難看。

不過,於謙卻並沒有任何要收手的意思,轉過頭來,麵對著王竑,直接了當的的開口,道。

“所謂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無論是沿海還是沿邊,皆是我大明疆土,其中百姓,皆是陛下臣民,王副憲剛才言之鑿鑿,所謂倭寇為癬疥之疾,不過是覺得,他們無法像蒙古一般威脅朝廷而已,但是,你可曾想過,沿海各地的百姓,受倭寇侵擾的日子嗎?”

“身為朝臣,守土安民,皆是我等職責,豈可因前廢後?”

“於少保此言,未免言過其實了吧?”

王竑剛剛是因為沒有想到,於謙竟然會和他持對立的意見,此刻反應過來,立刻便道。

“我當然知道,沿海百姓受倭寇侵擾,但是,這並非朝廷不管,實則是倭寇太過狡猾,劫掠之後即奔回海上,即便是地方官軍出動,也難以捕捉行蹤。”

“何況,即便是大軍出征,難道就真的能保百姓安寧,我看未必吧?勞師遠征,靡耗無算,到了最後,卻草草收場,這難道就是於少保想要的嗎?”

這話看似是在回應於謙,但是,話裏話外,說的卻無疑是執意要出兵的皇帝。

見此狀況,朱祁鈺的臉色又沉了幾分,於謙注意到了這一點,神色也開始變得嚴厲起來,道。

“大軍尚未出征,王副憲如何能夠確定,大軍會草草收場?難不成,王副憲曾經親臨沿海,剿過倭寇?”

一句話問的王竑有些語塞,當然,更重要的是,於謙雖然遭貶,但是,一則他的官位仍是右都禦史,要比王竑高,二則,要論在朝的聲望和地位,王竑和於謙壓根不是一個級別。

原本於謙平靜的時候還好些,此刻口氣變得嚴厲起來,莫名的便有一股氣勢。

隨即,於謙繼續道。

“倭寇之患,或許在太祖陛下立國之時,尚不算大患,可是,時至今日,若再以為倭寇不足為慮,則是禍國之言!”

“遠的不說,代王秉承朝廷聖命,在漳州府設藩建府,堂堂藩王府邸,營建過程中,竟屢遭倭寇襲擾,可見沿海一帶倭患之禍,早已經並非如王副憲所以為的那樣,隻是在海上劫掠出海漁民,而是早已經轉向陸上,有害地方。”

“倭寇泛濫至此,原因便在於朝中有諸多大臣,和王副憲一般,覺得隻要厲行海禁,便可安枕無憂,而事實卻是,單單禁止百姓下海,卻對倭寇不加管束,任其發展,隻會讓其勢力愈發壯大,直到最後,威脅朝廷安危!”

“代王府一事,已經可見此趨勢,豈可期許置之不理,陛下此時動兵清剿,正是聖明燭照,運籌帷幄,故而,此時反對出征剿倭者,實則才是國之奸臣也!”

說到底,於謙也不是吃素的。

王竑把話鋒對準他,借於謙來暗指天子出兵必然是徒勞無功,結果反手於謙的詞鋒,也變得犀利起來,張口便給了王竑一個不是蠢就是奸的評價。

不過,於謙的這番舉動,畢竟和他一直在朝中的主張有些不同,以至於,看到他的一係列舉動,其他的的一乾重臣,都不由露出了一絲沉思之色……

頂點小說網首發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