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徐元玉,必成大器!(1 / 2)





天上銀月高懸,乾清宮中溫暖如春。

舒良踩著積雪,快步來到宮門口,然後在外殿站了一會,卸下一身寒氣,才打發了小內侍入內稟報。

隨著太上皇的歸朝,皇後娘娘也誕下了小公主,舒良在後宮沒了差事。

於是,天子一道中旨,這位大璫低調的又回到了東廠,重掌督公之位。

這件事情,朝中自然也有所非議,但是,在內閣一乾老大人的斡旋下,最終也沒有掀起什麼風浪。

當然,之所以如此,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當初在廷議上,舒良拉了劉永誠出來擋槍。

雖然鎮守太監『劫持』太上皇的說法很荒謬,但是,相對於太上皇私自下旨,調遣手握重兵的鎮守太監的說法,老大人們明顯更能接受前者。

朝廷之事,擺到明麵上的解釋越是荒謬,隻能說明,背後牽扯的東西越不能提。

所以,在沒有詳實罪名的情況下,舒良在後宮避了這麼一陣風頭,再低調的復起,朝臣們也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舒公公,陛下召見。」

無論是什麼時候,隻要是在禦前,舒良永遠是周到恭敬的。

接了召見,舒良整了整衣衫,便抬步往前走。

從踏進殿門的那一刻起,他便深深的低下頭,身子也微微躬起,快但無聲的行至殿中,俯首叩拜。

「奴婢給皇爺請安。」

朱祁鈺擱下手裡的奏疏,抬頭隨意道。

「起來吧,這麼晚過來,有何事?」

舒良恭敬的起身,這才略略抬頭打量殿中,發現除了懷恩之外,殿中還有一個人,成敬。

要知道,身為司禮監掌印太監,尤其是在舒良這個秉筆太監還是掛名的情況下,這位成公公可是繁忙的很,已經很久不日常隨侍在天子身邊了。

沒想到這一次,這麼晚了,他還在乾清宮中,難不成是有什麼緊要的政務?

心中念頭轉了轉,舒良卻沒有多問,他這個人,最大的好處就是知道分寸,天子該叫他知道的,自然會說。

往前湊了幾步,舒良臉上浮起一絲笑容,道。

「回皇爺,上回跟您提過的那個人,剛剛傳來的消息,說是事情已經辦成了,李侍郎答應,離京之前為他引薦。」

這話說的模模糊糊的,但是也是舒良謹慎的表現。

雖然他和成敬同屬於天子的心腹大璫,但是,就像他不會過問司禮監的政務一樣,東廠的事情,他也從不會對成敬說。

這並不是信不信任的問題,而是作為天子的奴婢,該謹守的本分。

不該打聽的不亂打聽,同樣,不該亂說的,也絕不能亂說,除了天子之外,無論對誰都是一樣!

應該說,後宮當中的宦官眾多,但是,舒良能夠後來居上,越過興安,張永,王誠等一乾人等,成為僅次於成敬的大璫,最大的原因就是,他能謹守本分。

對於舒良的小心,朱祁鈺一向是很滿意的,不過,想到舒良所說的這個人,他心頭還是忍不住有些反感。

對於前世曾經參與過奪門之變的主謀,朱祁鈺其實已經陸陸續續處置了大半。

石亨,張軏,曹吉祥,還有個現在仍然關在牢裡的王驥,或戰死,或獲罪,或被殺。

該狠絕的時候,朱祁鈺從不猶豫。

誠然,他們這一世什麼都沒有做,但是,身為武將,既有不臣之心,又有動手的膽子,這就已經夠了。

有沒有做不重要,重要的是,有這個心思,也有這個膽子,就該死!

但是,對於徐有貞,朱祁鈺卻沒有太著急動他。

沒別的原因,就是因為他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臣。

謀略千般,難當一卒。

徐有貞和那些武將不一樣,他即便有妄念,也不可能親自上陣,加上這一年多下來,朝廷事多繁忙,朱祁鈺一直沒騰下空來,所以也一直沒工夫收拾他。

索性,便借著當初的『南遷之議』,將他丟在翰林院自生自滅,當然,吩咐舒良對他密切監控,是少不了的。

但是,朱祁鈺將他旁置不管,架不住這位徐大人太過積極上進,四處鑽營。

先是去求了陳循,想要通過工部修渠的事情,為自己積攢功勞,求個官職,結果到最後,渠是修成了。

但是,他畢竟不是主持者,一個協理的名頭,功勞可大可小,如何賞賜,還是全憑天子的心意。

於是,些許的財帛金銀賞賜,便將他打發了。

對於這件事情,徐有貞曾去問過陳循,但是,這位陳尚書也無能為力。

他能夠把徐有貞帶過去參與大渠的修築,已經是冒了很大的風險的,如今回了京,更不可能為這麼一個區區的翰林侍讀再犯天顏。

應該說,在這種境地之下,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該心灰意冷,安心的窩在翰林院和案牘為伴了。

然而,這位徐大人,偏偏就是個不甘於凡的人,他心心念念的,就是要在仕途上有所作為。

於是,他四處找人各處疏通,想要外放出去。

然而,吏部有王文在,他找的關係再硬,到了這位天官大人那,也會被直接卡死。

王文的確不知道徐有貞的具體情況,但是,他隻要知道,這個人提過南遷,天子對他印象不佳,明顯不打算用,就足夠了。

最終,徐有貞悲慘的發現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如果改變不了天子對他的印象,那麼,他無論如何掙紮,都不可能逃出現在的泥潭。

徐大人並不是什麼道學君子,相反的,他善於鑽營,隻要能達到目的,他不在乎自己用什麼手段。

就在這個時候,朝中又開始接連不暇的鬨出了和太上皇有關的種種事端。

於是,徐大人敏銳的察覺到了機會。

如今天子的身邊,多是正臣,直臣,諫臣,如於謙,如王文,如陳鎰,這些人雖然和天子親近,甚至有些被倚為心腹,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有自己的堅持和原則。

在很多的朝事上,他們會做出妥協,會維護天子的利益,但是,在有些事情上,他們騙不了自己的本心。

朝政方麵,毋庸置疑,天子聖明英斷,能時時以社稷為先,所以君臣相得,縱有爭執,最終也能平復,相互妥協。

但是,在太上皇的這件事情上,有些事情,卻是難以解決的。

或者換句話說,在涉及到太上皇的問題上,往往,天子的利益和社稷的利益,有些時候是相衝突的。

真正讓徐有貞意識到這一點的,正是前段時間,舉朝上下對舒良的彈劾!

那幫科道風憲,難道不知道,這位舒公公是天子的第一走狗嗎?他們難道不清楚,舒良做的事情,實際上背後是天子在授意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