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八章:陳年舊事(2 / 2)





正因於此,每每見到於璚英的時候,俞次輔都會忍不住想,當初要是娶了這麼個家風嚴謹的兒媳婦,是不是俞欽玉就能收斂性子,不再胡作非為。

於是,這也就造成了,於璚英每次回來探親,隻要俞士悅瞧見了,先是要噓寒問暖一番,然後轉頭回府就要把自己兒子揍一頓。

以至於這位俞家大公子很多時候,挨了打都莫名其妙不知道為啥挨打……

俞次輔罵了一會自家兒子,情緒總算是慢慢平復下來,端起茶盞潤了潤喉,目光落在眼前沉默不語的於謙身上,問道。

「剛剛在外頭,我聽璚英說,是你臨時傳信,將她叫回來的,可是……出什麼事了?」

於謙沉吟著,沒有立刻回答。

於是,俞士悅進一步追問,道。

「是和殿上發生之事有關?」

一聲嘆息響起,於謙捏了捏手裡的茶盞,輕輕點了點頭,道。

「仕朝兄,我怕是,要出一趟京了!這一回,時日不會短!」

俞士悅一愣。

「出京?做什麼?」

「整飭軍屯!」

於謙淡淡的吐出幾個字,口氣中帶著一往無前的氣勢。

俞士悅眨了眨眼睛,一副你少騙我的樣子,道。

「因為各地藩王之事?可是,陛下不是已經宣伊王父子進京了嗎?」

「何況,襄王如今因此被禁足十王府,待一切查清之後,必然還有後續的責罰。」

「再加上,有代王和岷王為一眾宗室做出表率,待到岷王接任大宗正以後,必然也會在此事上……」

「仕朝兄,你錯了!」

話未說完,於謙就搖了搖頭,打斷了他。

看著俞士悅迷惑的樣子,於謙嘆了口氣,躊躇片刻,將他和天子為伊王之事奏對的場景說了一遍。

「……從宮裡出來之後,我到禮部見了大宗伯,隨後便得了陛下要在京中再建一座王府的消息,當時,我便心有所感。」

「後來我回到兵部,剛剛收到武岡知府送來的公文,便得了消息,說宗學學生聚眾宮門外,又有岷王擊登聞鼓,奏告襄王。」

「如此,我才確信了自己的想法。」

「廷益你等等,這……我怎麼越聽越糊塗了!」

俞次輔瞪著無知的眼睛,一副理解不能的樣子。

「陛下屢屢對宗藩出手,不正是在助你整飭軍屯嗎?何況,你不也說了,陛下並沒準你出京啊……」

「此一時,彼一時!」

於謙搖了搖頭,道。

「當時我自請出京,是為了解決伊王一事,伊藩素來跋扈,必要有雷霆手段,方可震懾。」

「但是如此一來,一則影響太大,會讓朝廷動盪,二則……容易引發宗室反彈,陛下也未必能保得住我。」

話至此處,於謙的神色有些複雜,但是片刻之後,便也重新恢復了沉靜,繼續道。

「所以,陛下召了伊王進京,如此一來,隻要伊王在京,伊藩自然可以順利整飭,就如今日襄王一般。」

「可是……」

俞士悅點了點頭,的確是這個道理。

撇開一直心向朝廷的岷藩和不知道怎麼被說動了的代藩之外,襄藩的問題之所以能夠順利解決,最大的原因,其實還是因為襄王不再襄陽,而在京師當中。

因為他不在襄陽,所以地方的阻力減輕了不少,而且,收到消息也大大遲緩,更重要的是,天子若要問罪,相對方便容易的多。

結合於謙剛剛的表現,俞士悅也終於明白了過來,麵色不由有些沉重,開口問道。

「你的意思是……到此為止了?」

於謙點了點頭,道。

「不錯,陛下讓岷王兼管宗人府,便是明證!」

「岷王雖然輩分夠大,但是,有之前兄弟鬩牆之事,雖然並非岷王之過,可畢竟在宗室當中有了短板,加之他性格便擅長袖,並非可以一意得罪宗室之人,推恩安撫可用,但是,若要以雷霆手段臨之,卻不可以。」

「岷王爺的那個性子,唉……」

儘管不想承認,但是,這兩樁案子接觸下來,俞士悅也不得不承認,岷王這個人,擅於詭謀,善於揣測人心,但要論一往無前的勇氣,卻有些不足。

表麵上看,岷王從最開始和兩個兄弟對簿殿上,再到後來拳打襄王,在午門外負荊請罪,再到如今敲登聞鼓舉告襄王。

一樁樁一件件,看似是衝動而為,可事後細細去想,卻不難發現,無論是哪一樁事,岷王都事先有所準備。

而且,從他入京以來的表現看,岷王隻對和他徹底站在對立麵上的人狠,但是他並不是那種,能有豁得出去得罪許多人勇氣的人。

不出意外的話,天子讓他來做這個大宗正,應該更多的是看重了他長袖善舞的能力,可以處理好宗室和朝廷之間的關係。

但是,對於軍屯這種關係到核心利益,必須要強硬衝突的問題,岷王解決不了,怕是他自己也不想沾。

如今勛貴侵占的田土,已經解決的差不多了,隻要能把藩王身上的這塊肉剜下來,整飭軍屯便大事可成。

可如果不能依靠宗人府的話,那麼就隻能……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