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竟帶凶器進殿!人間清醒信國公湯和!朱元璋被斷章!(1 / 2)





:[]

“父皇看此物,一切都明白了。”

隨著朱棣的話音落下。

他從貼身衣物中,拿一物展示在眾人麵前。

當朝堂上的官員看清此物後,不少人露出驚恐表情。

“燕王,你竟然當眾持利器入殿,你簡直膽大包天。”

“你不能仗著是聖上的兒子,便可持此等利器入殿, 伱眼中還有沒有聖上!”

“聖上,臣彈劾燕王,持利器入朝,目無王法,藐視聖上,請聖上治燕王罪。”

這些藍玉陣營的官員,言官, 紛紛對著朱棣又是一頓噴。

之前這些人還跟朱棣見麵能打個招呼, 笑嗬嗬的。

但今天,徹底撕破臉皮了,既然是你死我活的爭鬥,那就不用再留情麵。

朱棣笑而不語, 繼續拿著手中之物,朝著眾人展示。

“燕王你究竟是何居心,你你要乾嘛?難道你要用這等凶器, 威脅我等。”

“縱然你行軍打仗,有一身好體格,我等也絕不會屈服在你的威脅之下。”

“侍衛,侍衛, 快傳召侍衛, 前來保護我等,我等有性命之憂。”

又有一群官員刻意退兩步,裝作害怕的樣子, 想要引起聖上的猜忌。

可是他們不知道朱棣手上拿的是何物。

若是知道其中的緣故,想必死也不會說出這等荒唐之語。

“都給我住口。”

朱元璋看到朝堂之上烏煙瘴氣,不由怒喝道:“此乃馬皇後賜的金剪,你們將它比作凶器?利器?半把剪刀就嚇破了你們的膽子, 膽小如鼠麼!”

沒錯,朱棣手上的半把金剪子,正是馬皇後親自求得,賞賜下去的。

還在廟裡讓一百位僧人祈福過的。

看到金剪子,朱元璋不由睹物思情。

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妹子,馬大腳和善麵容

當初徐妙雲生大女兒朱凝雲的時候,正在應天府,那時候馬皇後還活著。

朱凝雲是早產兒,命懸一線。

宮中所有禦醫都說她活不下去。

那時候的馬皇後心疼無比,便去廟裡讓高僧求破解之法。

高僧指點說需要一把剪子,剪斷命運的糾葛,重新開始人生。

於是,馬皇後親自差人,打造了這把金剪子。

請求數百位高僧祈福,隨後賜給了永安郡主朱凝雲。

這,就是朱棣手中金剪子的來曆。

可以見的,永安郡主在馬皇後心目中的地位。

就連永安郡主的“永安”二字,都是聖上親自賜下的。

隨著話音落下,

這些官員頓時歇了菜。

這竟然是馬皇後親手打造,親手賜下的金剪子

難怪聖上如此動怒.他們這是犯了大忌。

想到這, 這些人無不麵如豬肝色,若是他們支持的朱允熥沒有成為儲君,怕是要丟掉性命了。

隨後,他們又反應過來,這是中計了。

朱棣設好了圈套讓他們往圈套裡麵跳。

燕王朱棣真是陰險狡詐之徒!

他拿出金剪子,並不說明此物的來曆。

而是避而不談,等待他們出口指責,指責馬皇後的東西,而衝撞聖上.

果不其然,朱元璋的臉色十分不好看,他看向朱棣,不悅道:“朱棣,馬皇後賜給凝雲的金剪子,怎麼在你的身上,又怎麼隻有半把剪子?究竟是怎麼回事!”

聞言,大家都看向朱棣,看他作何解釋。

朱棣手中,的的確確是隻有半把剪刀。

他究竟要乾什麼?

拿出這半把剪子究竟有何用意?

“這便是我要跟大家說的話。”

朱棣垂下手,將金剪子放在胸前,麵露悲痛之色,道:

“大家都知道,永安郡主三年前因為一場大火,失去了容顏,從此抑鬱寡歡,閉門不見人,整日將自己鎖在房屋之中,與幽暗為伴。”

聽到這些,朱元璋心中隱隱有些難受。

因為馬皇後生前,就是極為喜歡朱凝雲的。

若是馬皇後的在天之靈,知道凝雲這孩子有此劫難,該如何傷心

朱元璋心中難受,這真中朱棣的下懷。

知道藍玉的針對後,朱棣思慮了很久的策略。

若是這次沒有應對得當,後麵對爭儲的計劃,十分不利。

他輾轉反側,連續思緒了幾天幾夜,終於想到了一個方法,就是打感情牌來應對。

如今,父皇身邊沒了母妃,又沒了太子。

朱棣知道,此刻正是父皇感情最脆弱的時候。

這時候打感情牌,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此時,朱棣接著開口道:

“兒臣雖貴為藩王,但也是人,人心,肉長!看到女兒日漸消瘦,不吃不喝,本王心如刀絞,夜不能寐,心中的煎熬有誰能懂呢?”

朱棣說到這,朱元璋又有一種感同身受的感覺。

他剛死了兒子,沒日沒夜睡不好覺,心如刀絞,心中無比煎熬,但也要咬著牙繼續麵對。

“這金剪子,原本是母後,送給永安郡主的。”

朱棣麵色悲痛無比,道:

“可本王的閨女永安郡主,遭此一難,那種感覺,你們懂麼,你們不懂!她害怕被人看見,心中脆弱,哪怕是旁人說話,都能將她嚇得哆嗦,本王煎熬,她更加煎熬。”

“本王的閨女雖然貴為郡主,可她.也是人,隻是普通的女子,一個女子卻要承受如此大的痛苦,其中的痛楚,誰能懂!她生不如死.”

說著,朱棣拿出手中的剪刀,道:“永安郡主其實在兩年前,就已經不打算活下去了”

此刻,大殿已經變得格外安靜。

連朱元璋的心情,都被孫女的遭遇給揪著心。

那是自己的親孫女!

朱元璋兒子多,女兒也多,但印象中深刻的人卻不多。

而朱凝雲就是其中之一。

朱凝雲小時候就見過朱元璋,而許多公主那時都還未出生。

她幾歲的時候,也在大學堂和一眾小皇子啟蒙。

因為徐達的關係,朱元璋很是喜歡這個丫頭,馬皇後更加喜歡讀書的女子。

“凝雲郡主多次想要了斷輕生,本王既不敢派人太過接近她,又怕她自我了斷,本王.太痛苦了,將她屋內的所有利器都收走了,一直派人暗中盯梢。”

“她最後一次尋死見,也是鐵了心,徹底絕望,用的便是這剪子,被本王的兒子朱高煦發現後,搶奪,摔在了地上,摔成兩半。”

“她將地上的半把剪子搶了起來,抵在自己的脖子上,準備離開這個世上,可朱凝雲是十分孝順的孩子,她希望死前,見父母最後一麵.再走!”

朱棣說到這,已經是淚流滿麵。

這些都是真的,朱棣本不想說,可現在如果不說,以後總會有人拿李逍的事情說事。

索性就在這裡說出來。

若不是李逍的出現,可能這件事情,就永遠塵封在曆史的長河之中,不會有任何人知曉。

“這半把剪刀,就是本王前去見女兒的時候,撿起來的。”

朱棣抹了抹眼淚,悲痛道:“兒臣不忍心女兒離去,拿著剪刀抵住自己的胸口,告訴閨女,如果她要用那把剪刀離開,那本王,也要用這把剪刀刺入自己的胸膛。”

“兒臣知道,凝雲這孩子孝順啊,她不忍心,隻有這樣威脅她,才能讓她放棄輕生,安心的活下去。”

朱棣將半把剪刀放入貼身衣物之中,道:“從此以後,兒臣無論何時,這半把剪子都會隨身攜帶,就是這個緣故!!”

朱棣是講了一個十分感人的故事。

在場不少官員已經落淚了。

特彆是朱棣陣營這邊的官員,有幾人已經泣不成聲。

朱元璋也動容了,感歎道:“哎,活下來就好,活下來就好如今,這孩子,也算找到自己的歸宿了.”

“父皇!”

朱棣激動拱手:“沒錯,正如父皇所說,凝雲真的找到了自己的歸宿!凝雲這孩子,經過我的威脅後,沒有再尋死見了,可活得並不不快樂,直到遇見本王的好女婿李逍。”

“父皇,你知道麼,如今的凝雲已經變了一個人,臉上永遠洋溢著笑容,她的生活添了色彩,徹底變了,看到她的樣子,兒臣心中不知道有多高興,因此對李逍也就溺愛了一些。”

聞言,朱元璋的臉上肉眼可見的露出笑容,道:“如此好啊,這就是你允許李逍開府的緣故是嗎?”

朱元璋早就知道這件事情,也的確不悅。

可聽了這個故事之後,他已經改變了想法。

“並非如此。”

朱棣搖頭道:“兒臣也並未允許,是朱凝雲這丫頭,想讓自己活得更像一個普通的女子,主動提出,李逍也並未答應,是閨女凝雲硬要如此。雖然不符合規矩,兒臣也無可奈何,怕傷了女兒脆弱敏感的神經。”

原來是孫女自己的主意朱元璋滿意的點了點頭:

“既然如此,朕不再追究李逍作為儀賓開府的事情,此事不再提。以後也決不允許其他人提及!”

“謝父皇。”

朱棣拱手。

就如此,這件事情,就輕鬆的被朱棣給化解了。

場上頓時不少官員小聲議論道:

“永安郡主的故事,真讓人感傷,還好出現了一個好女婿李逍.”

“燕王重情重義,為了一個女兒,將剪子抵在胸口,如此重情重義之人,居然被人隨意抹黑,真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咱可是聽說了,那李逍一是個好心腸,前段時間上交朝廷的雪花白鹽之法,工部已經開始使用,馬上就要問世,你說這藥造福多少百姓,竟然被人汙蔑成造反,太可笑了.”

這些朱棣陣營的官員,自然是想要將這小聲議論的聲音,傳到朱元璋耳朵裡。

這一局,朱棣完勝。

有官員見落了下風,立馬開始找其他由頭做文章:“聖上,一碼歸一碼,可那儀賓李逍用軍糧賑災,還指揮燕軍親衛,這等僭越之舉.”

“住口!”

朱元璋一拍龍椅,道:“沒聽清楚朕說的話麼,不要再提及李逍之事,李逍曾用雪花白鹽使得北平開中法,糧倉滿載,你們做得到嗎!他敢如此做,定然是有他的理由,按照你的意思是賑災也有錯?”

聞言,那幾個官員嚇得一癱軟,支支吾吾。

朱元璋接著說道:“我就問你們,你們在各縣,有見到被百姓成為青天大老爺的知縣嗎!據朕所知,李逍上任幾日,斷案無數,就被當地百姓稱呼為青天大老爺,你們這些人捫心自問,誰能做到!”

朱元璋是真的氣了,他平日裡最不喜歡的就是官員貪墨,拉幫結派。

可無論是何朝代,都不能避免。

但李逍幾日就能被稱為青天大老爺,那就是本事,是百姓認出來的!

雖然他不認可李逍成立舍區的做法對。

但李逍的的確確是為百姓辦事,他的初衷就是百姓。

朱元璋恨不得全天下都是這樣的官員,那就再也沒有壓榨百姓的現象存在!

那幾名言官,還有幾個侍郎被朱元璋懟的無以自容。

而這時候,宗人府的官員也來到大殿,

“說,李逍的祖上是何等人。”

朱元璋吩咐道。

宗人府的的官員,拿著案卷,說道:

“回聖上,李逍祖上十八代都已查清,都是普通農戶,祖上再往上十九代,其實並不姓李,而是姓居,因為這一代先人因為是入贅,便改為了李姓。”

在古代,翻你祖上十八代族譜不是開玩笑的,是真的能翻出來。

各地村莊都有宗族,是有族譜的。

此言一出。

那些官員隻感覺天旋地轉。

這李逍祖上第十九代竟然是個贅婿,原本姓居,這都沒法編排了,妥妥的被打臉。

“原本姓居.贅婿,也就是說你們這些人是肆意抹黑。”

朱元璋臉色一冷,吩咐道:“來人,將這些人拉出去,杖責二十!”

朱元璋頓了頓,道:“戶部尚書趙勉任辦事不力革職待處,戶部左侍郎夏原吉暫任戶部尚書一職,主持各地賑災。”

很快,

藍玉陣營的那些官員被紛紛拉了出去,仗責!

外麵傳來哇哇大叫的聲音。

戶部尚書的位置,從藍玉的人,變成了朱棣的人。

這對藍玉那邊陣營的穩固性,是非常有震懾性的。

畢竟大部分官員站隊,也是見風使舵,牆頭草兩邊倒的那種。

其實今天早朝,還能繼續深挖下去。

因為朱棣手上準備的料還不少,還握著藍玉在江南之地擁有三十二萬畝田地的事情。

各地災民四起,藍玉卻富得流油,糧倉都滿溢了出來。

這絕對能痛擊藍玉一波。

不過,凡事過猶不及。

朱棣察言觀色,發現朱元璋已經不想繼續,神色有變,也就沒讓手下的人繼續上奏。

畢竟今天,自己已經勝了一局。

在父皇的心中,留下了家庭和睦,愛戴子民的好印象。

就連李逍成為青天老爺的事情,也被父皇知曉。

這倒是意外之外,真是極好,女婿真是幫了本王許多大忙啊!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太監環顧四周,發現文武百官表情各異,沒人說話。

便高呼:“退朝。”

所有人紛紛退了下去。

朱棣心情極好,不過表麵卻是不動神色,朝著朱元璋拱了拱手,退了下去。

能很明顯的看到,今天的早朝,許多官員都撕破了臉。

出了奉天殿後,不少官員相互甩臉色,還有人盯了對方一眼,當麵唾棄一口,呸!

可以看到,大部分官員也並非十分有素質,下了朝也是會罵娘的。

這次涉及儲君之爭,沒有官員能夠幸免。

未來的局勢在動蕩,在變!

一個不留意,就被會大浪淘沙,沉沒海底.

出了奉天殿,朱元璋朝著養心殿走去。

自朱標走後,他的心情一直不算太好。

不過今日倒是好上了一些。

聽到了孫女的事情令人驚喜,另外就是這個為見過麵的孫女婿李逍。

朱元璋倒是對他誕生了不少興趣,想著有機會能見見麵。

另外對朱棣的好感又多了一分。

家和萬事興,如今朱棣算得上家庭十分美滿,妻子和子女都非常不錯,加上朱棣本身的能力就不錯。

“哎,隻可惜朱棣是老四,他若是老二,我也不會如此難以抉擇.”

朱元璋心中這般想著,大步朝著養心殿走去。

很快,他便在養心殿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