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秀才領命出征!不經曆風雨,怎能見彩虹?(1 / 2)





:[]

“不錯,不錯,也不枉費本國師費心費力磨煉他們。今日一見,沒有白下苦功啊。”

不遠處看到這一幕的李逍,不由欣慰說道。

李景隆讚賞道:“國師,這幫秀才可以啊,今日已經能跟那些豪門大戶家的公子哥對著乾了,大事可成。”

畢竟訓練這群秀才的目的就是跟鄉紳地主作對,他們今日已經初見端倪,小牛試刀了一番。

“沒錯,不過還差一些火候.”

李逍微微一笑道:“景隆,你猜回去之後,他們會說什麼?”

李景隆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來,不由好奇問道:“國師,他們最想說什麼?”

李逍淡然道:“他們恐怕心中那顆建功立業的心,已經迫不及待了!”

半月後。

旅途歸來。

加起來算,自來南京城已有三月了,大家已經脫胎換骨,雄心壯誌不已,心中有著一團火,想要乾正事。

果不其然,回來之後,秀才們開始請命。

這日,照常在校場上訓練,到了中午休息的時候,便開始有人請命了,隨後人越來越多。

“國師,讓我們出去建功立業去吧。”

“是啊,我們吃了三個月的閒飯,一件事情都沒乾,國師如此大恩,我們無以回報啊,惟有為國師辦事。”

“國師,讓我們去建功吧,我等已經饑渴難耐!”

秀才們訓練了三個月,現在乾勁十足,憋了足足三個月,都憋壞了。

這也是李逍想要看到的。

當一個人乾勁十足的時候,是攔不住的。

李逍擺了擺手:“不行,你們現在還不夠,還需要繼續磨煉。”

“夠了夠了,請國師讓我們出去建功立業!”

秀才們齊聲喊道。

見狀,李逍淡淡一笑:“你們行嗎?”

大家都是拍拍胸脯,“我們沒問題的!”

“好!”李逍朗聲道:“訓練了這麼久,大家的成長有目共睹,本國師頗為欣慰,三個月以來,沒有一個人臨陣脫逃,沒有一個人喊苦喊累,你們如今,已經脫胎換骨了,既然你們這麼想建功立業,那就從明天開始吧!”

話音落下。

秀才們皆是歡喜。

終於要乾正事了,終於開始了!

“秋水,人員安排布置妥當了麼?”

李逍看向秋水問道。

前些日子,李逍將應天府各地衙門、各鄉、各縣、村莊、田畝的情況都交給了算將秋水,讓他整理成冊,在地圖上標識,同時分配好這些秀才。

秋水走來,拿出分配好的冊子和地圖交給李逍,道:“家主,已經安排妥當了,請家主過目。”

李逍點點頭,拿過地圖看了一眼,地圖上標記了各縣衙、各鄉、各村,並且標注了編號。

每個編號都是代表著一個舍區,代表一個人。

整個應天府一共有一千五四多個自然村。

在古代,村莊是社會的基本組織形式,是農村社會和農民生產的基本單位,數量非常龐大。

地圖上,村子的人口也有標識,人數少的村子隻有二三十人,人數多的村子人口有一千來人。

如此算來,這一千五百來個秀才,每個人都要兼任舍區長了,那麼副社長和舍員就還有缺空,李逍突然感覺人都不夠用。

副社長的職位可以空著,倒是臨時工舍員可以在當地聘請。

或者後續舉辦國考的時候,多弄出一些崗位來,不過這個需要等國庫充裕一點再說,畢竟現在國庫的開支特彆大,除了戰爭開支以外,還有建設建州。

另外還有名冊,名冊上標記了哪個人負責哪個村子,都是根據上次榮耀賽的排名決定的。

排名高的去人數多的村子,這樣的村子難以管理,需要厲害的人擔任,否則難以插手。

排名低的,能力弱的,就去二三十人這樣的小村子。

並不是資源浪費,因為人口是隨著新的政令下來大幅度增長,現在大明的總人口是六千多萬,隻要取消各種人頭稅等賦稅,加上糧食的增多,就能自然爆發增長。

“秋水,做的不錯。”

李逍很是滿意秋水的安排,不枉費自己花了三年時間,培養他的算術和邏輯,這種表格排列方麵的事情,她很擅長。

“謝家主誇讚。”

秋水宛然一禮道:“這都是奴婢該做的事情。”

李逍微微頷首,隨後看向了秀才們,大聲道:“你們成功的通過了這三月來的艱苦,通過了本國師的考驗。原本,你們有人會是舍長,有人是副舍長,但本國師決定,將你們通通定為舍長,從今天起你們就是官員了,大明的朝廷命官舍區長享受朝廷的俸祿!”

話音落下。

校場上一片沸騰。

“啥?我們都成舍長了?”

“對啊,你沒聽到嗎?都是舍長正的!正十三品官,享受朝廷的俸祿!”

“太好了,這次國考我就考了一千九百多名,本以為是個副的,國師大恩啊,給我們都扶正了。”

“我可是聽說,正舍區長雖然是十三品官,但俸祿比十品官還高啊。”

“對,我也聽說了,這裡麵有一個‘下鄉補貼’,就是背井離鄉,去鄉下當舍區長,每個月補貼五兩白銀,加上這個補貼,俸祿很是可觀啊。”

全部秀才們都是高興不已。

所有人齊聲拜謝:“謝國師!”

聲音響徹雲霄!

李逍微微頷首,隨後大聲道:“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接下來你們努力工作,舍區長隻會是起點,不會是終點。本國師會隨時注意你們的政績,雖然說隻是管理一村之地,可乾得好,就能成為富裕村!就比如北平城東安縣的模範養雞村,每年出籠一萬隻雞,還有宛平的燒磚村,每年生產十萬塊磚瓦。百姓們家家都是磚瓦房,頓頓好酒好菜,讓百姓們過上好日子,就是你們的政績!你們都是本國師精心培養出來的,本國師最喜歡就是從基層提拔人才。將來往上提拔,知縣、知府、甚至提拔到京城當京官,都是有可能的,好好乾吧!”

李逍順勢畫了一個大餅,讓他們努力工作。

其實也不算是空頭大餅如果他們表現得好,李逍是很願意將這些人給提拔上去,現在大明缺的就是實乾的好官。

秀才們很是樂意吃這個大餅,因為他們知道,國師是真不吝嗇,齊聲道:“我等定然不負國師所望!”

“很好,要的就是這股精氣神!”

李逍點點頭,隨後讓人念名冊。

“於謙任命為應天府,江寧鎮,麒麟鄉,湯家村舍長。”

“於謙領命!”

於謙激動萬分,總算開始乾正事了,一腔熱血為大明!

“石奇任命為應天府,江寧鎮,麒麟鄉,黃花村舍長。”

“石奇領命!”

“許三多任命為應天府,江寧鎮,麒麟鄉,高老村舍長。”

“許三隊領命!”

一上午的時間過去,每一個人都任命了位置。

很快,大家的收到一份任命文書。

這任命文書李逍已經在戶部備過案了,拿著文書就能去縣衙報到。

舍區的上級就是縣衙,歸知縣管束。

他們需要找到知縣,後麵還要從縣衙的銀庫裡麵拿銀子用來在村子買一塊地,然後建設舍區建築作為辦公場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