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2章:耿耿之心浩蕩風、五花蠶神、沈郎真容(1 / 2)

南宋第一臥底 龍淵 1402 字 1個月前




一時間江南萬家歡慶,所有的蠶農都在感念著通州沈郎君的恩德。

他們現在不但不用再交稅,而且在售賣自己的蠶繭時,也可以直接到泰山商社的碼頭那裏,去找淮揚財團的辦事處。

那些通州商人都是沈郎的人,在收繭子的時候絕對公平,該是什麽價錢就是啥什麽價錢,壓根不用擔心會受到盤剝或是惡意壓價。

華夏的百姓是最善良的,他們從來都會以自己的方式,感謝和崇敬真心對他們好的人。

而這一次整個大宋的土地上從瓷工到茶農,從蠶戶到絲戶,全都親身感到了通州沈郎為他們做的這一切!

甚至因此,連江南一地桑蠶業的風俗都產生了改變。

……

因為在盛產桑蠶的地域,為了保證豐收,他們都有著很多祭祀或者慶祝活動。

就以蘇州為例,在每年春蠶季到來之前蠶娘子要“戴蠶花”,然後還要“豎蠶花竹”“坐蠶花床”等等。

而且每年三月開春時節,還有一項十分重要的事就是拜蠶神,祈求神靈保佑蠶事一切順利,出繭豐收。

在這之後,等一年的五季蠶養出完,鄉間鄰裏才開始恢複串門,這個時候被稱為“蠶開門”。

開門之後還有有一係列慶祝活動,如“望山頭”“飲落山酒”“敲蠶花鼓”等等。

可是今年的情況卻是陡然一變,已經有不少人家拜蠶神的時候,卻把一張《臨安日報》放在了原本蠶神的神位上……因為那張報紙上,印著一張沈墨的素描畫像!

甚至在蘇州吳江盛澤那裏,有一座“先蠶祠”,就是拜蠶神的祠廟,當地人稱它為“蠶花殿”。

這座蠶花殿裏的殘神像,有一次被人整修之後,不知為什麽的大家越看那位“五花蠶神”,越像是報紙上那位通州沈郎!

……

這一次的行動,臨安日報社可謂是勞苦功高。

在這裏除了主編張天如和他手下的記者之外,用來傳遞消息的泰山商社和沈墨的情報機構,也給他們提供了大量的幫助。

這時的張天如看著自己的臨安日報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心中也不由得大為感慨。

這時的他是第一次感受到,報社掀起的社會輿論,也能給大宋帶來巨大的變革!

在張天如的辦公室裏,依然還掛著那幅由他親手書寫的條幅,上麵寫著“真理”二字。這個時候的他也徹底想通了。

沈墨曾經一度告訴過他,不要為自己鼓吹,而是要呐喊出真理的聲音。可是張天如現在心中清清楚楚,能夠給萬千百姓帶來好處的事……就是真理!

至於在這次風潮中,首先出了第一招的那份《儒林要聞》……現在連臨安街上的報童都不願意賣了。

因為購買儒林要聞的,基本上全是一些酸腐儒生和朝廷官員,所以最近這份報紙的發售量也是大大的萎縮。

而且這份報紙也和臨安日報走的民間路線完全相反,以至於那些朝廷官員想要看這份報紙,還得派手下人到禦街上的報亭去買。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