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2023.3.30)(1 / 2)

梁寒郡的日記 梁寒郡 600 字 2個月前




沒必要深究誰對誰錯,達成一個共識,去做,得到想要的可接受的結果就好了,實用一點,彆搞哲學。

把很多微觀的知識宏觀化,或者把宏觀的微觀化,都會打來新的東西,甚至是顛覆性的模式與技術。

采集人的行為信息,再預估人的行為信息,到底能不能做得到?首先我自己做不到,我預估不了我下一步要乾什麼。但是也不能說晚安預估不了,很多模糊的東西是有變成清晰的潛力的,數據挖掘的是潛力,即你未來可能的行為,並將之放大。

為什麼事情稍微複雜了一點就不好理解了,真的是智商不一樣所處的世界完全不一樣嗎?還是因為大腦思考稍微激烈了一點,就立刻能脫穎而出,或者是隻是自己沒有鑽進去挖掘罷了?

我們在一場又一場技術革命中生存著,有的人觀望,有的人嘗鮮,有的人不為所動,有的人創造,有的人躍躍欲試。升級自己,或者保持原狀。其實都沒什麼大的差彆,如果沒出事,一切都相安無事,出了事,也不應該三言兩語地總結,也不該後悔,事實遠遠沒有想得那樣簡單,所以彆什麼責任都往自己身上攬。

我們隻是一滴水。

這個世界,沒有高貴的靈魂,隻有不高貴的靈魂。何為不高貴的靈魂?是那些認為自己的靈魂高貴的靈魂,它失去了高貴靈魂最起碼的那一種,高貴性。

如何去恢複?這裡必然包括著唯一性,當然還有的是共情。唯一性可以保證恢複的東西是原來的樣子,而共情可以讓恢複的東西被大家接受。

然後去寫微小說嗎?啊這!去讀了讀青春文學,初戀啊!表白啊!雲雲。吃不到豬肉看看豬跑總行吧!

唐突的表白、留念的CD、遙遠的距離、婚禮的祝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