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羈(2024.2.19)(1 / 2)

梁寒郡的日記 梁寒郡 1978 字 2個月前




沒必要過於留意細節,因為很多事我們做不到最後就會離開。很多心思,白用。不如痛痛快快地做到哪裡就是哪裡,無拘無束。

如果不為出名或賺錢的話,人應該做一個裁縫。學習百家之長,然後量體裁衣。

我不知道我們為何還如此卑躬屈膝,所以我也隻能隨著大流,但我希望能做一個最卑微的跪著的人。也許,它們會說我nb,而意識不到我們都是跪著的,更意識不到我是最能跪的人。

胃中如火一樣灼燒,我們卻不能以冷水滅之。如果你不能明白水澆不滅油鍋,你也許會嘗試用水演繹一次火上澆油。這世上的很多火啊!我們隻能輔之以溫柔,讓它自生自滅。

起高調大可不必,也不用找不太好的比喻。美感要顧及到,而且又不真是很缺語言,可以不說的話就不說。因為說出來不聰明,也不美觀。人是會為了麵子傷裡子的。

我不能把站著說話不腰疼說出口,因為我在這情景之中,看見了我自己的影子。曾經的我自以為正直,實際上不過是不客觀地冷血。如果人忘記自己是人而一味苛責,我想那就不算是人了。且,自己做不到的事還是要求彆人做到,也沒什麼意思不是嗎?

歪打正著,是預判。

我問過自己為何要戀愛嗎?全是沒有正經用的答案,最後竟然逃不開虛榮二字。彆人有我就羨慕,還羨慕至極,那不是虛榮心在作怪嗎?

實際上,也隻為了……既然沒有人做要求,一切,都應該順應自然。

就像生物學中的等位基因,實際上是量子化的?但是這些家夥在固定點還在振動著,沒有絕對靜止的東西。為了抑製住自由運動,必須加以綁繩,就是化學鍵。

當然如果筆壞了,也會辜負紙。在考慮耳機壞沒壞之前,也許還要考慮耳朵聾沒聾。算了,不好就扔掉吧,平時就很省了,現在不用假節約。

水至清則無魚,反過來也一樣,魚不會向著清澈的水裡遊。都不絕對但都是一種明顯的趨勢。

陳舊的知識同樣會混淆視聽。但是你如何得知新舊之間誰對誰錯?

如果知識更新的周期小於學習周期,我們就不必學了,因為跟不上?跟不上就沒有意義?這還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辯證問題。如果所謂的更新不過是一種周期震蕩,我們倒應該是截取一個周期出來好好研究。

難知性也是大數量造就的,本質上是壓縮可以被猜到的概率。

我們的研究必定有儘頭。一個物質的壽命如果比眨眼之間還短,我們如何能發現它呢?這有約束。不過當我們意識到了這一點,也就是接受了自己的局限性,反而更進一步,開始想應對之策。

當然啦,思維有連續的,就必然會有跳躍的。量子性無處不再。

激進的並不直接有害,而是會增大犯錯的幾率,所以自然選擇,也自然是更加偏向於穩定性而非激烈性。

我們如果不頻繁擾動自己,抵抗力慢慢就高了。

為何會緊張呢?因為怕自己不努力,就成為不了想成為的人,進而,也就見不到相見的人了。

使用兩套而不是一套也不是三套,是為了獲取足夠的穩定性與變異能力。其實,無論什麼理論,都離不開生命,都離不開人。

變出去,它依然還可以再變回來。

那麼,我該給自己留兩手準備,再多則心亂,心亂則不成。而一手也不留,一旦失敗,那失敗得太純粹。

不用積累太雜,一個地方敲進去就好了。

我已經給自己留一手了,後麵,無所謂了。

我的心波動得慢了,太慢了。我一直在玩泥巴,卻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得到技術才能得到未來,是時候學新東西了。

舊的東西打包好,迎接新時代吧。我們每天都處在新時代,但沒想到,新的生長速度已經產生音爆了。

這其實是要過程還是要結果的問題,如果你享受繪畫的過程,那畫得好不好能如何呢?

快慢之間還是要協調,人還是需要找出口,出口很簡單,需要溫度。

值得思考,未來會如何?有點期待。

其實深邃的思維從不會過時,什麼東西會轉瞬即逝?心裡有譜,咱也不說了。

我的焦慮隨著希望的消失被判了死刑,啊!它安靜下來了。

生產力的解放,讓人們有更多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了。

我剛剛覺得自己版本更新了,又發現現在已經過時啦!期待著下一次更新。

我要從迷霧之中走出,而非徘徊。不過在此之前,我還是要把沉睡在迷霧中的行李翻出來打包,帶走。

由期待而產生的興奮,讓我不得不睜大眼睛。周圍何時變得如此虛幻呢?

了解,執掌天命的人未必幸福。吃現成的,也未必不幸。

我們思考的事,大部分都曾被思考過了。大量的重複產生突變,我們的生活也是如此。

自相矛盾沒什麼了不起的。不走路的人不因走路而摔跤。

當你困於一種思維而不得解脫時,要明白,這世界比你認為得要大得多得多。微觀是如何影響宏觀的?有時一個含氮堿基的差彆,就決定了一個生物圈的生成或消亡。當然也有可能不是。概率這東西,你還是去問薛定諤本人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