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開發槍械(1 / 2)





第一卷 第四章 開發槍械專賣魔術道具的商人馬爾頓,他在商業都市茲貝爾經營著一間店。

有好幾條路線可以來往於茲貝爾到防禦都市托魯卡斯(由於擁有過去大戰中留下的高聳屏障而得名,是這一帶僅次於茲貝爾繁榮的都市)。

最多人走的中央大道,單程十天可到。

而最沒人走的就是會經過孤兒院所在的亞爾吉奧領地霍多鎮的通路。

儘管位於商業都市茲貝爾與防禦都市托魯卡斯往來的中途站,但若是不繞經森林就無法抵達霍多。而且要去霍多,為了繞路還要多花上十天。換句話說移動途中要經過霍多,計算起來要花上二十天。

明明走中央大道隻要花一半的時間就會到,因此會特地經過霍多的人並不多。

所以鎮上的人口很少,十分寂寥。

因此我分明第一天就讓馬爾頓迅速做好契約書簽名,還是花了好一段時間才收到魔術液體金屬。

一下訂隔天就會到——對於知道前世那種世界的人,等待的時間實在相當痛苦,不過貨物終於在今天到了。

馬爾頓的部下把貨物卸在孤兒院的庭院,隨後便打道回府。

庭院中留下放有魔術液體金屬的中型木桶。

我一開始預計是想買下店裡所有的份量,可是尚不清楚這種素材是否真能製造槍——手槍。還有由於價格高昂,總之就先買了一個中型木桶的份。

即使如此結果似乎還是得要上二十五枚金幣。

我在艾露老師的課程中,也有上過關於貨幣的知識。

包含在這裡生活的實際感受,換算成現代貨幣的話大概是「一枚金幣(十萬)=十枚銀幣=一百枚大銅幣=一千枚銅幣」。

感覺上一枚銅幣=一百圓。

一天必需的小麥價格是兩枚銅幣。

豚豬的肉是一公斤三枚銀幣(三萬圓)。

便宜的葡萄酒一升是一枚大銅幣加兩枚銅幣(一千二百圓)。

二十五枚金幣感覺上大約兩百五十萬。一升大約是一枚銀幣(一萬圓)。

再怎麼樣都不愧是魔術道具。

不過如果是不受歡迎,不怎麼流通的商品,在視為不良庫存品長期保管在倉庫的情形下,透過交涉似乎還能再壓低價錢。

我隨即打開中型木桶的蓋子。

裡頭充滿銀色的液體。外觀像是水銀,敲敲木桶便泛起漣漪。

這就是魔術液體金屬嗎……真的是液體呢。

我暫且關上蓋子用肉體強化術提高體能,跟著將中型木桶搬進男生房。

我跟白雪一起快速做完下午的工作之後,接著就開始魔術液體金屬的實驗。

我把放在男生房一角的中型木桶搬運到野外去。

實驗場地就是魔術師基礎課程結束以後的空蕩蕩後院。

我先嘗試摸摸看魔術液體金屬,觸感冰涼涼的,用手一掬就好比水一般從手掌中溢出。摸起來比水重。若能用手摸水銀,說不定就是這種感覺。

事不宜遲,進行實驗。

我把手伸進木桶裡,腦中開始浮現意象。是平坦的十公分金屬板。

腦中保有那種意象,我將魔力移動到雙手釋放。手中還留有觸感。

「噢,真的行得通。」

手一撈起來,就完成了一個十公分左右的金屬板。

隻不過完成度非常糟,表麵坑坑巴巴一點都不平整,厚薄也不均勻。形狀更不是長方形,而是歪七扭八的。

我用拳頭輕輕打板子。強度大概跟鐵差不多吧?

「的確是很難使用呢。得更鮮明地想像出觸感、材質、厚度與強度——必須讓想作的金屬板好似存在於腦中那樣,明確地描繪出來呢。」

相較於花時間訓練讓意象更加明確來製作武器和防具,還是花錢購買來得更加直接了當。也難怪它會是不受歡迎的商品。

然而我在前世的工作,是金屬加工廠的工人。

「……回想起前世。找回感覺。」

我把金屬板放在旁邊。

呼了一口氣後集中精神,我將雙手再次伸進魔術液體金屬中。

前世的自己光用指尖觸碰,就能發現金屬板一微米大小的損傷。

光是聽聲音就能知道哪裡的金屬零件有沒有損傷。

這全都是由於在當時工作的工廠裡,受過工匠們無數次的指導,在給人家添麻煩之餘學起來的技術。即使死過一次失去肉體,技術仍是刻在靈魂之中。

我再次開始想像金屬板,灌注魔力。

這次不隻是含糊地做出一塊東西。我強烈在腦中描繪出先塑好形狀以後,經過銑削、整形以及拋光表麵的意象,並將魔力灌注到魔術液體金屬內。手上能感覺到產生出一塊金屬板。於是我從魔術液體金屬中向上撈起。

「——很好!成功了!」

是一塊表麵光滑,厚薄一致,形狀也是漂亮長方形的十公分金屬板。

「隻要有魔術液體金屬,也許真的能製造出槍——手槍!」

這是我轉生到這個世界後最興奮的一刻。

打從魔術液體金屬送來的那天起,我就把時間花在反覆的實驗與驗證上。

魔術液體金屬是——打倒名為金屬史萊姆的魔物後獲得的液體狀金屬,當作魔術道具在市麵上流通。

魔術液體金屬是特殊金屬,擁有在觸碰時想像武具形狀,並且輸出魔力後,就能變成那種武具的形體——此種特性。

優點是如果量少就能輕鬆搬運且容易攜帶。據說因此受到刺客的愛用。

缺點是一旦形狀固定就無法變回魔術液體金屬。

如果沒有想像出鮮明的意象,劍就會很鈍,鎧甲則會造出不僅厚薄不一,還尺寸不合的產品。

能使用的地方有限又難以使用,而且因為是魔術道具還很貴。

這相當於不受歡迎商品代名詞的產品——魔術液體金屬,但經我研究的結果,發現這真的是個很出色的素材。

首先注入多少魔力就會變得多堅固。

即使隻是一張紙的厚度,也可能擁有超越鐵板的強度。

另外在製作彈簧時,諸如將鋼線纏上棒子,進行淬火——之類的步驟都可以完全省了。

隻要拿到魔術液體金屬,不論是大小與強度都能依魔力所注入的量來調整。

手一撈起,就能完成擁有驚人高品質的彈簧。

假如把魔術液體金屬帶回前世的現代社會,不隻會完全顛覆材料工程的基礎,更是確實會掀起嶄新素材革命的級彆。

隻要有一定程度的時間,搞不好還能完成一台宇宙電梯也說不定。

因為實在太過優秀,使得我無法抑製自己的興奮之情,想說給艾露老師聽,然而——

「是這樣啊……」

我得到了她含有一大堆「你就算說這些我不感興趣的話也沒用」這種語感的回答。

魔術液體金屬到底有多麼不受歡迎啊……

即使進行魔術液體金屬的研究——我仍然繼續過著上午擔任助教,下午處理分配下來的雜務這樣的日子。

順帶一提,現在包括翻轉棋與一部分玩具的銷售金額,會以三個月(九十天)為一期,定時彙進孤兒院的戶頭。

一開始艾露老師主張這些錢應該由我收下,但我目前隻要有魔術液體金屬就心滿意足,而且根據孤兒院的規定,我也還沒到可以賺錢的年紀。

「這次的翻轉棋就當作例外,希望能當作補貼孤兒院經營的費用。」我稍微有些強硬地請老師接受。這裡一直以來都對我多所照顧,起碼也讓我報答一下。

相當金額以捐贈的形式給了孤兒院,但我沒有能免除分配下來的勞動工作等的優惠。如果我開口院方或許會考慮,但我自然沒打算偷懶。

這會給其他孩子們帶來不好的影響,也為了不遭到人家在背後指指點點,我一如既往做好工作,至於槍——手槍的製作,就等到下午工作都好好收拾完畢後再開始。

起先我嘗試用魔術液體金屬直接作出轉輪手槍,但失敗了。

從魔術液體金屬中撈起的轉輪手槍彈筒沒辦法轉動,槍管(barrel)也很細,膛線歪到讓人發笑。

因為要想像的零件、內部構造實在太多,在注入魔力以前意象就變淡了。

結果就完成了這毫無用處的東西。

因此我放棄一次作出一整枝槍,把計畫更改為從零件組合而成。

前世的我是軍武宅,對現代武器尤其著迷。

也由於在金屬加工廠工作的緣故,我在轉生以前好幾次夢想著:「我能用自己的手做出槍械嗎?」

轉輪手槍、自動手槍、突擊步槍等等——當時的我邊看設計圖,邊對照工廠裡的各種機械與技術,感到確實有可行性而咧嘴傻笑。這也是我的樂趣之一。

如今拿到魔術液體金屬,隻要有前世的知識與技術力,要製作槍械絕對不是夢。

我抱著小木桶搬運到孤兒院的後院去。

在結束魔術師基礎課程,我要把小木桶拿到孤兒院的後院之際,看見白雪靠在牆上雙手抱膝,表情看起來頗為黯淡。

我出於擔心向她搭話:

「白雪,你怎麼了?好像很沒精神。」

「琉特……呃,那個呢——」

她遲疑著試圖開口,然而卻在出口的前一刻停了下來。在片刻的沉默之後——

「不了,對不起。白雪沒什麼事喔。白雪在這裡會造成你的困擾吧。抱歉乾擾到你了。」

「完全不會乾擾呀。反而是你用不著在意我,繼續待在那裡也可以喔。」

「白雪不待了,你彆在意。那麼等會兒見了。」

她的臉上泛起一抹陰鬱的淺淺苦笑,隨即起身拍一拍身上的灰塵,回到了孤兒院。

(她看起來似乎很沒精神……是有什麼煩惱的事嗎?)

可是即使我想雞婆一下,由於白雪全身散發出一股「讓我一個人靜靜」的氛圍,我也不敢貿然靠近她。

我深深吐了一口氣,然後把從男生房拿來的東西放下。

重新調適心情,我著手進行工作。

我今天打算作的是以「S&W M一○」為模型的轉輪手槍。

是前世的日本警察也正式采用的槍枝。

我為什麼不選自動步槍(射出子彈排出空彈殼後,會自動裝填下一發子彈的手槍),而是打算作會在西部劇之類的戲裡頭出現的轉輪手槍呢?這是有原因的。

「自動步槍內部構造太困難,不適合第一次製作的人。」

「轉輪手槍的構造還算簡單容易製作。」

「轉輪手槍很堅固,不用擔心卡彈,要維修也很輕鬆(因此適合不常用槍的日本警察)。」

基於以上三點,它很適合第一次製作的人。

可是,無論它比起自動步槍的內部構造簡單多少、多麼容易製作,也不是一兩天就作得出來的東西。

至於要說明原因——首先就得從槍的曆史開始說起。

要從頭開始製作槍這件事,某種程度上可說是藉由彙集我轉生前的世界中人類所得技術的累積和訣竅,才得以在這個世界由我的雙手重現。

先說火藥——「黑火藥」。

順帶一提就曆史背景而言,關於「黑火藥」是於何時、何處發明可說是眾說紛紜,但現在的定論據說是中國在六至九世紀左右發明的。

是當時中國的煉丹術士(也稱為煉金術士)在進行不老不死的靈丹研究時,於其過程中所誕生的產物,在西元八百五十年左右所記載的《真元妙道要略》中,有關於火藥的製造方法。

他們的子孫,於其後大約十三世紀半之時,開發出在短管中塞進火藥,裝在木頭或竹子尖端的「火矛」(彈藥並非拿來射擊,據說是簡易型的火焰噴射器,似乎是用來擾亂敵人的視線)。

這就是管形火器的原點。

進一步在十四世紀初,在歐洲製造出「投火式(touch hole)」的槍。

「投火式」就是將打破城牆等用途中所使用的大炮小型化以後的產物,將火藥塞在管子底部,使用從管身的引火口點火以發射子彈(石子或鐵塊)的方法,是最為原始的槍。由於是把燒熱的金屬棒壓進引火口使其引爆,故而稱之為「投火式」。

過了不久,在一千四百年左右,成為現代槍原型的個人攜帶火器「鉤爪火槍(Arquebus)」同樣在歐洲誕生。特色是進化成用火繩來為黑火藥點火。

Arquebus是以德文中有著「加上鉤的管子」這種含意的德文「Hakenbuchse」為詞源。

「鉤爪火槍」再經過進一步改良,加上S字形有火繩夾(火鉗)&扳機(trigger)功能的零件,最古老款式的火繩槍「蛇杆槍機火槍」便完成了。

從裝在槍管後方的S字金屬零件(S字的中心點是槍管)的右上方放上火種,藉由用手握著S字下方的部分往自己的方向拉(扳機的功能),火種就會接近槍管點火。同時間由於提升了威力,騎士們身上所穿的金屬製鎧甲也變得毫無意義,戰略、戰術也逐漸產生變化。

進入十五世紀以後,即邁入真正的火器時代。

在那之前都是將鐵排成圓形箍住來製作槍管(木桶的做法也是一樣,因此現在仍把木桶稱為barrel)——但當進入了十五世紀,就變成用「青銅」灌進模具中以整體鍛造製作出槍、身。

青銅是銅錫合金,與鐵相較之下的優點譬如有熔點低、比較柔軟等等,就算技術較差也能輕易鑄造(缺點也是基於相同的理由,容易磨損、彎曲)。

不過到了十六世紀開始能製造出鋼,加熱碳含量不同的鋼與軟鋼鍛造(以敲打等方式在金屬上施加壓力的加工方法)成帶狀平板,拿來纏住模杆以後,再以加熱熔接製作成的大馬士革槍管廣泛受到使用(混合多種鋼材經由鍛造而成大馬士革紋,也就是它浮現出的獨特木紋。順帶一提日本刀的紋路也是一種大馬士革紋)。不過,它也有缺點。由於是以帶狀鋼材卷成的卷製槍管,強度遜於一體成型的槍管,在發明無煙火藥以後,製造數量就變少了。因為這種槍管有可能會承受不住壓力而壞掉的危險性。

要說「承受不住壓力」是怎麼一回事的話——首先槍口為什麼能射出子彈?並不是因為火藥爆炸,而是火藥高速燃燒所產生的氣體,經由其壓力將子彈推出去。

無煙火藥與黑火藥相比,所產生的氣體壓力相差懸殊。

引爆一克黑火藥會產生約三百cc的氣體。

引爆一克無煙火藥的狀況下會產生九百七十cc的氣體。因無法承受那種氣體壓力,所以大馬士革槍管就逐漸減少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