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聽朕給你上價值(2 / 2)

皇兄何故造反? 月麒麟 2071 字 10個月前




“不過,雖是如此,可海禁政策,也並非是有害無利,一則,即便是朝廷放開海禁,倭寇也未必就真能消失,二則,商人重利,沿海一代又民風剽悍,元末亂局之時,多路反元的首領,便是自沿海一代而起,如若放開海禁,勢必要增設重兵駐守,如此一來,朝廷靡耗亦重,還請陛下三思。”

這番話說完,朱祁鈺也歎了口氣。

的確,海禁政策,固然有弊端,但是,之所以能夠實行那麽久,也自然有其益處。

說白了,它是成本最小的,穩固沿海統治的辦法。

沿海地區貧瘠,又有倭寇作亂,在此基礎之上,朝廷禁止海貿,看似是為了抵抗倭寇,實質上還是為了保證對沿海的控製。

就像於謙說的一樣,貧瘠代表著他們無法作亂,即便是衣食無著,落草為寇,甚至是扮成倭寇,最嚴重的後果,也就是劫掠沿海的百姓而已。

但是,若想要組織起大規模的軍隊,是不可能的,地方上的貧瘠,注定了即便是有對抗朝廷的事情發生,沒有足夠的後勤產出,也難以給朝廷造成太大的麻煩。

相反的,開放了海禁,固然會有種種的好處,最顯而易見的,自然是倭寇的數量會大大減少。

可是,這麽做也同樣有很大的風險,那就是,地方有了足夠的實力,再加上民風剽悍,萬一有個意外,便會出現造反之事。

如果要維持穩定,朝廷需要加派更多的兵力駐守,以應對可能出現的亂局。

所以,如果單純從一個統治者的立場來看的話,海禁政策,未必就真的是錯的,可是……

“先生所言,朕能明白,可這沿海一代的百姓,也是朝廷的臣民……”

眉頭擰起,朱祁鈺的口氣變得有些複雜。

“他們的命,也是命啊!”

這一句話,聲音不大,但是,落在於謙的耳中,卻無疑是振聾發聵。

然而,朱祁鈺的話卻未停,繼續道。

“朕若是不知道倭患的根由和海禁的利弊,也便罷了,可如今,朕既已明白,如何能夠坐視不理?”

“這些百姓,一輩子勤勤懇懇,勞心勞力,可是,就因為他們生在沿海,便注定活命都成難事,若是天命如此也便罷了,他們的境遇,卻是朝廷一手促成,這讓朕如何能夠心安呢?”

“唐太宗有言,民為水君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朕既為萬民之主,天下之君,理當代天安撫生民,若朕明知海禁之舉不利於民,卻仍舊要做,便是無德無行!”

“為君者,若無德行,江山社稷,終有一日會被覆滅,所以,不論是為國,還是為民,朕都要讓此政,在朕的手中結束!”

這番話說完,於謙的神色也有些複雜。

片刻之後,他長長的吐了一口氣,站起身來,躬身叩拜,正色開口,道。

“陛下心懷萬民,實乃社稷之福,天下之幸也!”

“臣……願為陛下效死!”

說罷,他鄭重的叩首於地,話音擲地有聲。

殿中沉默了片刻,朱祁鈺似乎是想起了什麽,眼中閃過一絲意味難明之色,不過,很快便消失不見,隨後,他臉上浮起笑意,道。

“先生這是做什麽,朕還要指望著先生替朕去剿倭寇呢,何談效死?快快平身吧!”

“謝陛下!”

於謙重新站起身來,但是,卻並沒有坐下,而是侍立在旁,等待著天子的吩咐。

見此狀況,朱祁鈺道。

“海禁是要解的,不過,畢竟是太祖舊製,還是要一步步的來,當下朝廷的燃眉之急,還是在明歲可能出現的災情,這也是朕選在這個時候,出兵剿平倭寇的原因。”

話說到這個份上,於謙自然不會再提什麽祖製不祖製的,朱祁鈺也能夠直接了當的說出要開海的話,但是,不管提不提,事實便是如此,朱祁鈺的這套道理,能夠說服於謙在內的一部分人,可想要說服滿朝上下的人,卻不可能。

這不僅僅是祖製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要開海,一定會觸及到一些人的利益,所以說,即便要做,現階段來看,也隻能暗中來做,等到時機成熟之後,再在朝堂上提起。

“當初,皇莊出海的商隊,攜帶的絲綢,瓷器,茶葉等物,少說也價值近十萬兩銀子,此次他們去的地方不算太遠,按照之前鄭和下西洋所用的時間來算,早則明年六月,晚則明年年底,大約便能返航了。”

“朕看過前宋時的書籍,上頭說,這些東西到了西洋諸國,少說可以有數倍之利,若是屬實的話,那麽返航之時,他們帶回的金銀恐怕數量驚人,如此巨額的銀錢,必定會引起倭寇的覬覦,所以,半年之內,必須要把沿海一代和倭寇有關的一乾人等,通通連根拔起,如此,方能保商船安然歸來。”

說著話,朱祁鈺抬頭看著於謙,道。

“如今明歲的災情輕重與否尚且不知,如若真的是大災之年的話,那這筆錢,或許就是無數百姓的救命錢,先生可能明白?”

不知為何,聽到這番話,於謙總覺得天子的口氣有些沉重。

但是,以他的眼界,即便不知道,也能夠明白,這件事情的嚴重程度。

即便是明年沒有災情,那麽這一大筆錢投入到朝廷當中來,能夠起到多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一旦商船歸來,真的能夠證明,開海有利可圖的話,那麽,想要解除海禁政策,在朝堂上的壓力就會小很多。

所以,無論從哪個層麵上來說,出兵剿滅倭寇,都勢在必行,而且,隻能是在這個時候……

(本章完)

頂點小說網首發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