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無奈(2 / 2)





“朱儀說,開海的事情辦的很順利,不少勳貴世家,都有意參與其中,也願意在朝堂上幫忙,不過……”

朱祁鎮抬起了頭,目光越過深沉的黑暗,不知落向何方,開口道。

“皇帝那邊也開始爭取勳貴了,豐國公李賢,還有靖安伯範廣,這段日子也在京城當中四處活動,武興和他背後的定國公府一係,已經有不少,都被爭取過去了。”

聞聽此言,其木格的眼中也露出一絲擔憂之色,問道。

“那陛下您怎麽打算?”

勳貴陣營,一直都算是朱祁鎮的基本盤,雖然說,明確表露站在他這邊的人很少,但是,通過英國公府和成國公府,朱祁鎮勉強能夠讓這些勳貴幫忙辦一些事。

畢竟,勳貴和文臣不一樣,他們裏麵有不少,此前都和朱祁鎮有君臣之誼,而且,勳貴世家綿長,對於他們來說,雖然明哲保身很重要,但是長遠利益也很重要。

這也是朱祁鎮把東宮當做底線的原因所在,勳貴們現如今多數兩不相幫,最大的原因就是,朱見深還有著儲君之位,待得朱祁鈺死後,大位仍然會回歸到朱祁鎮這一脈。

所以,如果這個時候明確的站隊,幫著皇帝對付朱祁鎮,那麽萬一朱見深登基,他們必定會受到報複,所以,中立是最好的。

但是,這種局麵不可能太長久的,隨著時間的推移,皇帝對於朝堂的控製力會越來越強,即便是他想要鼓勵朱祁鎮造反,然後一舉除之,也不可能始終放任著勳貴這邊不管的。

隻不過,事有輕重緩急,站在皇帝的角度,肯定是要先把文臣的基本盤拿穩了,再談勳貴的事情。

那麽如今,便是時候了!

文臣那邊,從翰林院到內閣,六部,科道,乃至是地方官場,都經過了不同程度上的整頓,如今的朝堂上,已經沒有人再能阻攔皇帝的鋒芒,這一點,從去年一連串的大案,便可看出。

若是換了之前,這種牽連眾多的案件,肯定會被文臣們聯合壓下,但是如今,他們已經沒有了這種力量。

正因於此,皇帝騰出手來,便開始將精力放在勳貴這邊了,當然,這不是最近才開始的。

朝局之事,複雜無比,並不是簡單的先後順序,事實上,對文臣和勳貴的拉攏和整頓,一直以來都是同時進行的,隻不過是進度推進的快慢而已。

如今看來,朱儀趁開海的機會拉攏勳貴這件事,已經引起了皇帝的警惕,所以,才有了現在的局麵。

現在的狀況,和當初也不一樣了,瓦剌之戰剛剛結束的時候,朝中情勢不明,而且,勳貴當中不少人還念著朱祁鎮的恩典,再加上那個時候,皇帝重用文臣,甚至將京營也交給了於謙來掌管,所以,他們對皇帝既有戒心,也有審視。

但是如今,一係列的事情,讓朱祁鎮的權威幾乎跌倒了穀底,說白了,現在聖旨不出南宮的局麵,不是皇帝強行壓製的,而是朝野上下默契形成的共識,隨著時間的推移,就算是有恩情,也會慢慢被消磨殆儘。

再加上,範廣回京,代表勳貴重新掌控了京營,一直代表文臣壓製勳貴的於謙被貶出京,之前整頓軍府的一係列事情,天子又刻意的讓軍府主持,將大多數的文臣排除在外,這種種變化,都已經讓勳貴和皇帝之間,建立了基本的信任,所以……

“沒什麽辦法,如今朕困居南宮,對外間鞭長莫及,張輗也在漳州未歸,京城諸事,隻能靠朱儀來辦,他雖然忠心,可畢竟年輕,威望不夠,這個時候,皇帝出手,我們也隻能是各憑手段了!”

朱祁鎮歎了口氣,無奈的同時,心頭再度湧起一陣無名的憤怒,若非是他這個好弟弟占了自己的皇位,他又何必為了區區幾個勳貴謀算?

見此狀況,其木格的神色也有些複雜,猶豫了片刻,她開口道。

“陛下,其木格有句話,不知應不應該說……”

朱祁鎮轉過頭,看著輕咬下唇的其木格,微微有些奇怪,這麽久了,他還是頭一次見到其木格這麽說話,皺了皺眉,他拉著其木格的手讓她坐下,道。

“如今的南宮中,除了皇後和你,朕可信的人不多,你有什麽話就說便是,說錯了,朕也不會怪你的!”

其木格見狀,這才開口道。

“陛下,妾身覺得,外間之事,也不能隻靠成國公一人!”

這話一出,朱祁鎮的臉色頓時有些難看,道。

“你什麽意思?”

見此狀況,其木格站起身來,連忙道。

“陛下,妾身並非是覺得成國公有什麽不好,隻是覺得獨臂難支,陛下要謀大事,總該多些可以直接用的人手才是,便拿此次之事來說,張都督出京之後,陛下有事便隻能讓成國公出馬,如陛下所說,成國公畢竟年輕,有些事情力所不及。”

“何況,張都督都能被派出京去,萬一有一日,成國公也被皇上尋了由頭打發出京,陛下豈非沒了可用之人?”

話音落下,朱祁鎮眉頭緊皺,卻沒有否認。

沉思了片刻,他緩緩點頭,道。

“你說得對,這一點上是朕疏忽了,不過,該怎麽做,朕還是要好好再想一想,畢竟這並非小事,如今局麵,還要靠朱儀和張輗維持,若要籠絡其他的人,也需考慮他們的想法……”

“陛下聖明。”

其木格躬身行禮,神色中閃動著莫名的光芒,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