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宗藩改革第一步(2 / 2)





尤其是各地的親王,郡王,出則前呼後擁,入則嬌妻美妾,根本沒有絲毫修改宗室政策的意願。

真正需要謀生之路的,是那些數量龐大,但是偏偏沒有什麼話語權的低階宗室。

這一點,其實在這個時候,已經初見端倪了。

太祖初封的晉王,楚王,周王,魯王等好幾支藩國,因為就藩的早,如今已經綿延到了第六代甚至第七代,數量十分龐大。

各地宗室的俸祿,並不是由朝廷劃撥的,而是由當地的稅收直接供應的。

地方上既要保證給朝廷的稅收,又要供應宗室的俸祿,必然是捉襟見肘。

如此一來,在朝廷的默許之下,地方就開始悄悄的自行削減給宗室的供應。

親王郡王之類的高階宗室,他們是不敢得罪的,最多也就是拿別的東西折色,但是對於低階宗室,他們就明目張膽,先「欠」著了。

這就導致了,低階的宗室受朝廷限製,不能自己謀生,同時,也拿不到自己應有的俸祿,過的日子相當的差。

所以他們是最迫切的,想要朝廷能夠放開對宗室的限製的,但是偏偏,他們在朝廷當中,一點話語權都沒有。

至於那些有話語權的高階宗室,不僅不想放開這個限製,反而在竭力維護。

因為他們清楚的知道,朝廷一旦開放宗室們自行謀生的路子,接下來隨之而來的,必然是對宗祿的縮減。

所以,他們寧願維持著地方上暗搓搓的將俸祿折色,等到被逼的狠了,就上奏朝廷控訴地方官,也不願意配合朝廷的改革。

對於宗室的改革,其實是越早越好,因為越往後拖,藩王就會越多。

更重要的是,王朝越往後發展,天子受到祖訓的限製就越嚴重。

所以朱祁鈺對於宗室的問題,其實是有一套自己的方案的。

首先就是不能急,要是一上來就削減宗祿,取消宗室僅剩不多的特權,一定會招來激烈的反對。

這幫宗室別的不會,但是鬨事是一把好手。

更不要提,如今朱祁鈺的位子,其實也沒有那麼穩。

宮裡有一個上聖皇太後,迤北有一個太上皇,底下還有個等著繼位的大侄子。

所以這件事情,要分步驟的來做。

這次召集宗室進京,朱祁鈺其實就打算做兩件事。

頭一件,是放開低階宗室考取科舉的限製,這算是小小的撕開一條口子。

然後,再逐步的放開對於他們參與其他行業的限製。

這樣一來,可以給這些原本就領不到什麼俸祿的低階宗室,尋一條謀生之路。

另一件,就是設立高階宗室專門的宗學。

如果說放開科舉限製,是朱祁鈺根據晚明的改革照搬過來的,那麼宗學就是他在晚明的改革之上,進一步發展嘗試的新舉措。

嘉靖時期,對於宗室有過一次大的改革,設立宗學就是其中的措施之一。

但是這個宗學,顯得過於保守,隻是出於宗室們太過跋扈,對於地方治安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因此,為了教導宗室們忠君愛國,安分體己而設立的。

在朱祁鈺看來,宗學完全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他的打算是,將宗學設在京城。

入學的人員分為兩類,一類是各親王府的嫡子庶子和郡王府的王世子。

這些人以後,最次也是會有郡王之位的,為了地方的安定著想。

從十歲開始到十五歲為止,他們至少要在宗學接受五年以上的教育,內容就是灌輸為國為民,忠君體國的觀念,讓他們能夠儘可能的接受接下來的改革。

同時,將他們放在京城一段時間,培養他們的品行,為以後地方的安定打底子。

這也是宗學原本的作用。

不過有嘉靖朝的教訓,朱祁鈺這次決定,將宗學和朝廷對他們的賜封聯係在一起。

簡單的說,宗學結業時,會對他們在京期間的表現,以及學習成績,進行綜合的考核評定。

如果不合格的,朝廷倒不會取消他們的賜封,隻是會讓他們繼續在宗學讀書,直到合格為止。

另一方麵,宗學也會接受輔國將軍以上的府中子弟入學。

這才是重頭戲。

這些人入學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才能,結業之後,如果其中有才能出眾者,可以允準他們入朝為官。

當然,一旦他們入朝為官,也就失去了宗室的身份,隻能按照官員的俸祿支取。

郡王以下,輔國將軍以上的宗室,隻能算是中階的宗室。

雖然說他們的俸祿也不低,但是,卻往往會被地方官折掉一部分,在不能從事其他的行業情況下,大多時候,他們都需要看地方官的臉色。

因此,如果有這麼一條晉身之階,能夠擺脫這重重的桎梏,即便是俸祿沒有原來的多。

他們當中,有一部分也是會願意放棄宗室的身份的。

如此雙管齊下,才算是能夠放開宗室入仕的第一步,也才能夠有後續的關於宗室的限製措施。

不然的話,光有政策卻執行不下去,最終隻能淪為空談。

但是即便是這第一步,也不是那麼好實施的。

朱祁鈺之所以會這麼重視岷王,就是因為,在現存的所有宗室當中,他是諸王之長。

雖然說早年乾過不少荒唐事,但是活到現在就是資本。

至少在如今的朱家當中,沒有比他老人家輩分更大的。

想要推動宗室的改革,若有他的幫忙,肯定會順利的多。

不過,這件事情說白了,其實是在跟大多數的藩王作對,尤其是宗學的考核。

雖然沒有觸碰到他們的實在的利益,但是也算是給之後的襲封加了一重條件。

所以,老岷王未必就會願意出麵做這件事情。

朱祁鈺原本的把握,實際上是在皇明祖訓上。

眾所周知,這位老岷王是個固執又要麵子的傢夥,太宗皇帝在時還安分些,太宗皇帝去世之後,他就常常拿著皇明祖訓說事,從朝廷手裡拿走了不少特權。

而皇明祖訓裡頭,其實是寫明了,鎮國將軍以下的宗室,是可以入朝為官的。

隻不過,對於這個標準十分模糊,簡簡單單的說了「才能出眾者」。

真正禁止宗室入朝為官的規定,是太宗皇帝定下的。

但是這個,就有的轉圜了。

不過,光憑這個,其實把握也不算大,朱祁鈺原本還準備了其他的手段,但是現在看來,似乎是不用了。

這般思索著,興安進來稟報導。

「皇爺,鑾駕已經備好了,成公公剛剛傳來消息,說是幾位老大人都已經到了宮外,最多再有半盞茶的工夫,就能進宮了。」

於是朱祁鈺便收斂了心思,吩咐道。

「擺駕,武英殿!」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