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欣慰與悲傷(2 / 2)





朱祁鈺不敢冒險,他不敢確定,如果自己同樣用皇權去碾壓過去,清除一切對他有風險的「威脅」之後,朝廷需要多久來恢復正常。

他不止是他自己,更是大明的天子。

隻需對自己負責很容易,身體正健,大權在握,雷霆之勢掃平一切可以威脅自己的風險,沒什麼難的。

但是身為大明天子,要對社稷負責。

所以他明知張輗等人在迎回太上皇之後,貪慾薰心,最後會走到哪一步,他依舊沒有對他們做什麼。

朝堂穩定大於一切。

所以他寧願克製自己,用最穩妥的辦法,一步步的將這些心懷不軌的人除掉。

當然,與其說是不敢,倒不如說是沒有必要。

有前世的經歷在,朱祁鈺有把握能夠用最小,最不影響社稷百姓的代價,將這些人一一除掉。

但是除了這個,即便是在正常的朝政上,為了朝廷的穩定,他讓步的地方也很多。

這一切,於謙看懂了。

邊境的防線在逐步修復,西南的苗亂在逐漸平定,沙灣的大渠工程已經近半。

大戰結束,百姓們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不用再背負沉重的徭役,可以好好的休養生息。

整個天下,正在慢慢的從土木之役的沉重打擊當中緩緩恢復過來,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隻剩下,太上皇還在迤北,時時刻刻的提醒著大明的君臣百姓,土木之役,究竟是多麼的恥辱。

太上皇一日不歸,大明的體統尊嚴,就一日被踐踏在爛泥當中。

與國而言,這是絕對不可接受的事情,於謙明白這一點,他更清楚,天子也明白這一點。

所以於謙說,縱萬人有疑,他亦不疑。

朱祁鈺能看得出他說這番話時候的真誠,所以他是高興的,因為被人認可而高興。

但是同時,他又感到有些悲傷。

因為,前世的於謙,從沒有這麼跟他說過。

那個時候,於謙給他的理由是。

「……天位既定,寧復有他……」。

一樣是不講什麼孝悌之道的大道理,一樣是單純的從利益角度出發。

但是那個時候的朱祁鈺,不明白於謙話裡更深層的意思。

說出這八個字,代表於謙的心中,認為他這個天子,始終是慮己身而不慮國。

回想起前世他和於謙所謂君臣相得的數年,朱祁鈺不由感到有些悲涼。

他從未得到過於謙真正的忠心。

於謙感激他的提拔信任,也感激自己讓他能夠施展抱負,但他始終不認為自己是一個真正的聖明英主。

尤其是經歷了東宮易主的風波之後。

在於謙看來,或許自己和朱祁鎮沒有什麼區別,能力平庸,無德無能,慮己不慮國,無非垂拱而治罷了。

如果說有什麼區別的話,那或許是自己更不折騰,更安分而已。

但是這一點,經歷了大起大落的太上皇,未必就做不到。

所以,南宮復辟,順水推舟,束手就擒,也就沒什麼不可理解的。

那個的時候的朱祁鈺,不值得於謙賭上起兵可能的動亂,也不值得於謙賭上自己的身後之名。

這個結論來的如此突然,但卻真實的盤桓在朱祁鈺的心中,讓他感到如此的悲涼。

被理解的欣慰,和想通前世真相的失望,兩種截然不同的情緒衝擊著朱祁鈺,讓他的神色無比複雜。

窗外的雨勢漸小,滴落屋簷上,化作一絲絲長長的雨線傾瀉而下。

一陣冷風從窗戶吹進來,讓朱祁鈺醒過神來。

殿中,於謙的神色泰然,俞士悅的臉上卻不時閃過一絲絲的擔憂,他們都沒有微低著頭,沒有說話。

長長的舒了一口氣,朱祁鈺的目光重新落到於謙的身上,開口問道。

「那麼對於這件案子,真相到底是什麼,於少保,你如何看?」

同樣的問題,他曾經問過王翱和俞士悅,兩個人都沒有正麵回答。

但是他相信,於謙的性格,不會敷衍了事。

果不其然,聞聽這句問話,於謙的拳頭握了起來,片刻之後,他開口道。

「陛下,臣請旨,親自前往詔獄探望許彬,復旨之時,再回稟陛下。」

殿中安靜了片刻,朱祁鈺就這麼看著於謙,但是這一次,於謙卻沒有抬頭看他。

片刻之後,朱祁鈺的臉上忽然浮起一絲笑意,道。

「準了,懷恩,你去將東廠的舒良叫過來,讓他陪於少保,親自走一趟詔獄。」

於謙跪倒在地,叩首道:「臣謝陛下。」

雨依舊在下,望著於謙走出大殿的身影,朱祁鈺輕輕靠在椅背上,心緒依舊難以平復。

片刻之後,兩個宮女走進殿中,稟報導:「陛下,太後娘娘請您過去一趟。」

於是,朱祁鈺睜開眼睛,擺了擺手示意兩人退下,隨即便命人備駕,往景陽宮去。

與此同時,就在於謙進宮求旨的時候,北鎮撫司外。

在暴雨遮掩下,街上空空蕩蕩的,行人都紛紛回家避雨,一輛古樸的馬車,就這麼立在暴雨當中。

不多時,門房裡頭走出來一個人,穿著大大的帶兜帽的鬥篷,頭上還頂著鬥笠,看不清楚長相。

這人上了馬車之後,馬車頓時動了起來,拐了幾個彎,就消失在了大雨當中。

大約兩炷香的工夫,馬車一路左拐右繞,最終停在了英國公府的門前。

等候已久的管家連忙迎了上來,帶著一乾仆婢撐傘的撐傘,攙扶的攙扶。

馬車上的人此刻也摘下了鬥篷,正是英國公府的二爺張輗。

先回內院換了乾爽的衣袍,張輗連口水都沒來得及喝,就急匆匆的到了前花廳。

花廳當中,寧陽伯陳懋,駙馬都尉焦敬,寧遠侯任禮三個人等候已久……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