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廷議(2 / 2)





而之所以英國公府逼迫羅通必須叩闕,有很大一部分成分,是為了阻止互市,保證張軏等人在瓦剌的安全。

從這個角度出發來看,英國公府其實是虧欠羅通的,所以,當初其實是為了拖延時間,想辦法再救羅通,所以牽扯出了當年的舊案。

本以為等迎回了太上皇,便可藉此功營救羅通,結果,到了最後,張軏等人出了事,張輗連自家都顧不上,自然也就將羅通給拋到了腦後。

如今再聽到他的名字,竟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有心想要為羅通再說幾句情,但是想到今天準備的事情,張輗最終還是收回了腳步,站在原地沒有動彈。

於是,在一片肅殺的氛圍當中,於謙再度開口,終於開啟了今天的正題,道。

「陛下明鑑,臣奉聖命巡查邊境,查察羅通倒賣軍器一案,過程當中,查得邊境諸鎮近數十年來,軍屯廢弛,邊將侵占軍田,肆意役使邊軍,大墾私田,中飽私囊,以致操練不行,軍中綱紀敗壞,逃役流民頻發。」

「長此以往,我大明邊境必將千瘡百孔,屢受虜賊所擾。」

「故兵部聯合都察院,刑部,戶部,五軍都督府,同請陛下準奏,徹查邊鎮軍屯,肅清綱紀,再振邊軍!」

這件事情發酵了這麼久,自然不是白白發酵的。

隨著於謙的話音落下,左都禦史陳鎰,刑部尚書金濂,戶部尚書沈翼,加上豐國公李賢,靖安伯範廣,數位朝廷重臣,幾乎同時移步出列,道。

「臣等同請陛下,準兵部所奏,徹查軍屯!」

儘管早就知道,天子對於整飭軍屯一事十分關注,但是,在場的諸多大臣也沒有想到,這次廷議,一上來就這麼來勢洶洶。

原本朝中還是有一小部分的大臣,對於兵部如此大動乾戈是有所非議的。

但是,先有羅通,王驥等人的下場鋪墊,如今又有這麼多大佬一起站出來,齊齊表明態度,這些人也都明智的閉上了嘴。

望著底下跪倒的一幫緋袍大臣,天子倒是麵色平靜,開口道。

「兵部題整飭軍屯的奏疏,朕已明發各衙門,諸般事項,需要各處配合的,其中也已寫明,各衙門對其中措施,可有異議之處?」

這就是讓在場的大臣進一步表態了。

於是,牽涉到的衙門,率先便是吏部和禮部,大塚宰王文和大宗伯胡濙二人同時上前,道。

「回陛下,吏部已經著手準備自翰林院及春闈中試舉子中銓選官員,隻待朝廷下令,必定保證一概官員能夠及時赴任。」

翰林院蕭鎡沒有說話,但是也默默上前,跪倒在地。

接著,內閣王翱,俞士悅緊隨其後,道。

「陛下,整飭軍屯事關重大,需朝廷上下齊心協力,臣等必定儘心竭力,配合兵部肅清邊軍綱紀,再造邊鎮!」

隨著一波波的大臣出列,以於謙為首,跪倒在丹墀中間的大臣越來越多。

於是,整飭軍屯一時之間,似乎成了眾望所歸之事。

任禮站在原地,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他知道自己不能再等了。

不得不說,今天的情況,打從一開始,就有些出乎任侯爺的預料。

要知道,按照之前幾次廷議的經驗,天子都會先將廷議的內容讀一遍,然後挨個問各衙門的態度,整個過程相對來說是比較平和自由的。

也隻有如此,才能讓眾臣都充分發表意見,也才是廷議的本意。

但是這一次,天子先是拿羅通的案子給群臣一個震撼,緊接著,便是於謙率眾請奏。

如此大的聲勢,如果不是知道整飭軍屯是天子在背後推動,隻怕都會以為是要逼宮了。

不過,這也說明了,天子早有準備。

一上來便是如此氣勢洶洶,如果任禮再遲疑片刻,隻怕這件事情就會被壓倒性的優勢直接通過了。

「陛下,臣以為不妥!」

在眾目睽睽當中,任侯爺大步向前,在丹墀中間站定,在一眾跪倒在地的大臣當中,顯得格外顯眼。

場麵霎時安靜下來,奉天門前唯剩風聲呼嘯,群臣的目光一瞬間全部集中在了任禮的身上。

旋即,天子玉音降下,聲音淡漠。

「哦?任侯覺得,何處不妥?」

任禮側了側身子,瞥了一眼站在自己側後方的眾勛戚,拱手抱拳,跪倒在地,道。

「陛下,兵部此奏,一曰清丈軍屯,二曰整肅綱紀,三曰嚴懲不法,看似於國有利,實則不然。」

「軍屯多年積弊,牽扯繁多,邊軍多年流轉,軍屯民田早已難分,兵部欲行清丈,嚴刑懲治,一則耗費大量人力,徒勞無功,二則引動嚴刑峻法,引動邊軍不安,軍心不穩,三則臣聞近日邊境屢遭劫掠,虜賊虎視眈眈,此時妄動邊軍,恐生大禍。」

在一眾大臣當中,任侯爺聲音鏗鏘有力,大義凜然,道。

「陛下,土木一役後,邊軍損失慘重,至今尚未恢復,天下百姓臣民,無不期待朝廷休養生息,戰息止戈,邊軍上下,亦勤加巡守,日夜不敢懈怠,今天下稍安,軍心方定,兵部便欲大肆整飭,動盪邊軍,實有不妥。」

「且前番兵部尚書於謙舉薦私人,攬權自重,今日廷議,群臣尚未開口,便挾都察院,刑部,戶部等眾多衙門逼諫陛下,實乃圖謀不軌,有結黨之嫌,陛下不可不察,故臣請陛下,駁回兵部此奏,以安朝廷上下之心!」

這番話說的頗有幾分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悲壯,一時之間,在場眾臣有些恍惚,仿佛此刻,任侯爺不是一個武將勛貴,而是一個為國為民的諫臣清流。

在場忽然安靜了下來,禦座之上,天子的麵色平靜,似乎在等待著什麼。

其他的大臣,包括於謙在內,卻也沒有立刻起身反駁。

而任侯爺說完之後,眼神不由自主的往身後瞟著,似乎也在等著什麼。

終於,在片刻的安靜之後,武臣列中再次發出了聲音。

「陛下,臣昌平侯楊洪,有本啟奏!」

【如果您喜歡本小說,希望您動動小手分享到臉書Facebook,作者感激不儘。】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