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章:雄心壯誌(2 / 2)





這話說的是王驥,但是,又不止是王驥,甚至,都不止是他,而是對著大明朝所有的文武群臣在說。

與此同時,他的內心忽然升起一種奇異的感覺。

他隱約能夠明白,為什麼如王文,於謙,甚至是陳鎰,俞士悅,還有自己的老師陳循等人,對於天子,都如此敬畏。

當今陛下,果真是大仁大義之輩!

想起天子登基之後,為了朝局嘔心瀝血,雖然稱不上宵衣旰食,但是,始終以百姓社稷為重所做出的種種讓步。

杜寧第一次發自內心的覺得,所謂千古聖君,想來也便是如此了吧。

沉默了片刻,杜寧恭恭敬敬的跪倒在地,大禮參拜,隨後方開口道。

「陛下聖訓,臣必銘記於心。」

「臣以為,不止是王驥,朝廷上下,文武官員,皆應以百姓為先,以社稷為重,將軍領兵在外,是為保一方安定,護社稷安寧,文臣治理地方,亦是為朝廷牧民。」

「將軍臨戰而退,一城百姓性命難保,文臣若無正心,亦會陷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

「文武大臣,既承陛下聖恩,擔社稷之重,自當萬事以百姓為先,若損百姓者,千好萬好不敢用,若利百姓者,千難萬難亦當行之!」

這番話,往常的時候,杜寧也會說。

但是,總帶著幾分書生意氣的味道。

可不知為何,今日他再說出來,卻莫名的覺得有一種力量,這股力量貫透他的全身,讓杜寧方才的緊張感儘皆消散。

此刻的杜寧,隻感覺到心中無比平靜,並沒有太多的想法。

但是,直到許多年後,他再次回憶起這場奏對時,才恍然發覺,此時此刻的這次對話,對於他一生的重要性。

朱祁鈺自然也聽得出,此刻杜寧的真誠。

不過,這種真誠他見過許多,此時此刻的真誠或許不假,但是,能夠一以貫之,才是真的難得。

因此,他相對而言,反應倒是平淡的多,擺了擺手,道。

「杜卿不必行此大禮,平身吧!」

說著話,朱祁鈺笑了笑,半開玩笑道。

「道理說的再多,總歸還是要解決問題的,所以,杜卿除了剛剛所說的這些,可還有其他的想法?」

杜寧恭謹的站起身來,也慢慢的從剛剛的情緒當中恢復過來,理了理思路,繼續道。

「陛下明鑑,對諸王動之以情,是第一步,臣剛剛有言,此既是為了讓諸王能夠自省,也是為了令軍民百姓知曉朝廷大政用意,以防小人作祟。」

「但是,隻有如此,必然不夠,所以,再接下來,便是曉之以理。」

朱祁鈺眉頭皺了皺,卻沒有說話。

杜寧顯然也察覺到了天子的變化,於是,繼續解釋道。

「陛下明鑑,人皆逐利,諸王之所以不肯配合朝廷大政,無非是覺得將田畝獻於朝廷,有損利益而已。」

「但是,即便不談國家社稷之利,單從諸王自己來說,其實如今將田畝帳冊獻出,才是對他們最有利的。」

這倒是有點意思。

朱祁鈺往前俯了俯身子,問道。

「如何說?」

杜寧道:「整飭軍屯一事,陛下心智之堅,朝廷上下皆知,此事若不你儘善,勢必不會結束。」

「陛下仁慈,為保地方安定,不欲大起乾戈,如今尚令戶部贖買各府呈報之田地。」

「此刻如實呈報,雖失田畝,卻可得聖心,亦可有一筆不菲的補償,足夠諸王揮霍。」

「但是,如若諸王執意不肯,反而對抗朝廷的話,那麼,伊王,襄王,便是前車之鑑!」

如今這兩位藩王可算是難兄難弟。

都被禁足在了十王府,而且,是不知道期限的那種。

「除此之外,臣聽聞於少保已到河南府,第一件事便是前往伊王府抓捕此前公然襲擊朝廷命官的案犯,隨後又親自再次主持清丈,所有清查後未在官府登記的田產,一律予以罰沒。」

「原為佃農耕種者,在官府登記造冊,仍舊耕種,按官田稅賦繳納,短短數日,便已清查出上千頃隱匿田土。」

「手段雷霆,乾脆果決,臣相信,這隻會是開始,而不是結束。」

「諸王若執意不聽勸阻,臣便當效仿於少保,親臨田間,一畝畝田地逐個清丈收回。」

杜寧這番話說的斬釘截鐵,顯然,是做好了得罪人的打算。

不過,麵對杜寧的這番表態,朱祁鈺卻搖了搖頭,笑道。

「看來,杜卿是打算當一次強項令。」

「但是,朕得要說一句,杜卿,你猜錯了,憑朕對於謙的了解,他在河南府如此雷霆果決,但是,在其他地方,卻未必會如此強硬。」

啊這……

杜寧眨了眨眼睛,腦子有些沒轉過來。

不過這個時候,朱祁鈺顯然也沒有要跟他打啞謎的意思,嘆了口氣,便開口道。

「於謙之所以在河南府行事如此果斷,的確是為了給諸王震懾,這一點沒錯,但是,所謂剛不可久,柔不可守,若是一味強硬,隻會引起諸王的反彈。」

「所以,這種手段絕不可能用在所有藩王的身上,之所以在河南府用,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伊王如今並不在河南府,所以,無論於謙怎麼大刀闊斧,都可以推行的下去。」

「但是,其他的地方卻不行!」

「朕且問你,若諸王並不與官府硬碰硬,你入田地清丈時,他便讓你清丈,你換一處地方時,他便派人將地再搶回來,你又如何做?」

這話一出,杜寧一愣,不由變得有些啞口無言。

是啊!

諸王又不是傻子,雖然說他們平時的高傲的不行,但也不是個個都像伊王那樣跋扈囂張,膽子大到正麵跟官府對抗。

如果說,這些人就不跟他正麵衝突,而是慢慢的跟他拉鋸,那他能日日都呆在田間地頭嗎?

就算他能吃得了這個苦,可一個杜寧,能守得住幾畝田?

等他離開了之後,誰能保證諸王不會把田地再搶回去?

若真是如此,他忙活了大半天,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平白得罪了人……

()

1秒記住網:.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