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徐有貞的機會(2 / 2)





…………

「什麼?徐有貞?」

大明的官員正式的假期少的可憐,陳尚書好不容易熬到除夕日,正陪著小小的孫兒玩樂,便接到了這個不速之客的消息。

皺了皺眉,陳循道。

「他來做什麼?」

底下的管家見陳循臉色不佳,語氣也帶上了幾分小心,道。

「說是來給老爺拜年。」

「拜年?」

陳循冷笑一聲,道。

「大年三十來拜年,他倒是想得出來!」

於是,管家小心翼翼的問道。

「那,要不要小的去回絕了徐大人?」

「不,讓他到廳中等我!」

稍一沉吟,陳循還是開口道。

他的性格,本來就不怎麼喜歡得罪人,徐有貞如今說到底,也算是東宮的人,見一見也不妨事。

何況,自從上次他算計杜寧,被陳循罵走了之後,已經許久不敢登陳府的門了。

現如今突然過來,倒是讓陳循有些好奇,他到底是有什麼事,連挨罵都不怕了。

於是,管家下去叫人,陳循則是又逗了逗小孫子,隨後,連便袍軟履都沒有換下,外頭直接罩了一件披風,便來到了花廳當中。

廳中燃著爐火,來者是客,底下人自然不會慢待徐有貞,手爐,茶水,點心一應俱全的備著。

但是,徐有貞卻連坐都沒坐下,一直在門口垂手等候著。

眼瞧著陳循順著廊下走了過來,徐有貞態度恭敬,連忙上前,道。

「學生見過老師!」

「元玉倒是許久未來了,今天怎麼想起來,看望我這個老頭子?」

真正在麵對徐有貞的時候,陳循倒還是和藹的樣子,在花廳當中坐下,他對著徐有貞擺了擺手手,道。

「坐。」

「是學生的錯,著實是近些日子臨近年節,東宮事忙,所以,沒能及時來看望老師,還望老師見諒。」

徐有貞拱了拱手,口氣依舊畢恭畢敬。

見此狀況,陳循倒是也不過多跟他寒暄,直截了當的道。

「東宮事忙,這個老夫知道,不過,明日便是正旦了,按例,太子殿下要在文華殿受賀,你身為東宮屬官,必然又是忙碌的一天,這下了衙,你不趕緊回府歇著,怎麼到老夫府上來了?」

「難不成,你覺得老夫是那種不講人情,非要弟子鞍前馬後的人?」

這話帶著幾分玩笑之意。

不過,徐有貞卻趕忙道。

「學生不敢,老師洞悉明見,學生此來,的確是有事情,想和老師商議。」

「何事,說罷。」

陳循對此早有預料,因此神態也十分平和,道。

於是,徐有貞開口,問道。

「學生聽說,年節之後,吏部要舉行大計?」

「嗯,有這樁事。」

陳循點頭,口氣依舊平平澹澹。

見此狀況,徐有貞笑了笑,道。

「天官大人倒是好魄力,京察提前,大計也要提前,這麼看來,明歲恐是多事之秋了。」

聞聽此言,陳循的眼睛眯了眯,卻並未說話。

但是,這點神態的變化,自然是被徐有貞捕捉到了,於是,他開口道。

「不瞞老師,學生還記得,當初京察之時,天官大人鐵麵無私,黜落了一大批京中官員,其中不乏有學生的同年故交,他們當中有些人,怕是這輩子,都難以再回京師了。」

這話帶著濃濃的感慨,不過,陳循聽了之後,臉色卻變得有些不好看,要知道,當初清流被打壓,就是從京察開始的。

那次京察,清流出身的諸多官員,受到了重點打擊,甚至於,在京察的過程當中,他看好的很多年輕人,如彭時,裴綸,商輅,都因得罪了王文,而被貶出京。

在那之後,清流一脈便開始一蹶不振。

這個時候徐有貞提起這檔子事,擺明了是哪壺不開提哪壺,陳循自然是不高興,說話之間,也帶上了幾分不悅,道。

「年節之下,你來找老夫,就是為了說這個?」

見老頭子有些動火,徐有貞連忙道。

「老師容稟,學生隻是擔憂,上次京察,高閣老,商侍讀等人被貶出京,可見天官大人對清流一脈並無好感。」

「此次大計,雖不比京察,但是,學生仍擔心,會不會再度重演舊事?」

大過年的,不速之客登門,陳老大人心情本來就不好,再看著徐有貞一臉『擔憂』的樣子,頓時心中更是不悅,冷哼一聲,道。

「你到底有什麼話,直說!」

言下之意,再繞來繞去的,他老人家就要端茶送客了。

於是,徐有貞也不敢再賣關子,道。

「老師,學生是想說,朝廷這麼下去,總歸不是好事,王文,於謙等人如今把持朝政,並非長久之道。」

「陛下這段時間來,鉗製科道,冷落清流,重用親信,長此以往,朝廷恐再無正聲。」

「當然,於少保的清名人儘皆知,但是,如今兵部上下,儘是他的親信,吏部那邊,再起大計,隻怕也難說不是為了進一步掌控文武百官。」

「所以,為朝廷計,學生覺得,朝堂之上,陛下身側,還是該有一些能鎮得住場麵的老臣,在需要之時,能夠勸諫君上,不至於誤信奸人,鑄成大錯。」

聞弦歌而知雅意,陳循隻稍一思忖,便明白了徐有貞的意思,挑了挑眉,他輕輕吐出兩個字。

「內閣?」

如今在朝中,還有空缺,且能稱得上重臣的,就隻剩下幾個內閣大臣的位置了。

按照當初天子所定的規製,內閣應有六人,但是一直都沒有滿員過,江淵去後,內閣便隻剩下了四人,首輔王翱,次輔俞士悅,還有因殿試一桉被牽連正在戴罪立功的張敏和朱鑒。

陳循在內閣待過,他自然清楚內閣每日要處理的政務有多少,尤其是俞士悅還兼任著太子府詹事,在內閣上的精力要被分走一大部分。

所以實打實的說,內閣現在的確是缺人的。

但是,徐有貞這個時候來……

眼中閃過一絲古怪,陳循開口問道。

「你覺得誰可勝任?」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