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狗跟它的主人(1 / 2)





布魯克林的解決方式很簡單。【,無錯章節閱讀】

既然法桉提案可能會涉及到憲法,變得更加難以通過,且即便不涉及憲法,也會被人強行拖進憲法裡去,再不予通過,而他們又非要讓法桉提案通過,那乾脆先劃分彼此的範圍好了。

既然議員老爺們什麼都喜歡往憲法裡塞,那這次就先給憲法圈定範圍。

如果什麼都圈定,讓聯邦從判例法變成成文法,那當然是不可能成功的,即便隻是對憲法各方麵進行明晰,也會因涉及麵太廣,牽扯到的利益太多而被否決。

但如果隻是言論自由方麵呢?

如果隻劃定言論自由方麵的範圍,對權利法桉中涉及的言論及出版自由進行詳細且完整的解讀,阻力就小得多。

布魯克林與安東尼討論著這樣做的可能性,很快就討論到了權利法桉中『言論或出版自由』的具體解讀上。

他們彼此產生了一定的分歧。

安東尼認為正確的理解應該是民眾的言論自由與作品的出版自由。

他認為權利法桉第一條限製的是政府對民眾間言論的管控力度。

布魯克林不讚同,他認為應該解讀為對民眾的言論與作品出版自由。

相較而言,布魯克林要顯得激進的多。

他要在聯邦創建一個『因言獲罪』的法條。

安東尼怒斥他管得太寬了,認為如果法律將生活的方方麵麵都規定死,民眾將活的像個機器人,生活的氛圍也將變得沉重且壓抑。

布魯克林則指責安東尼給予太多自由,讓民眾懵懂無知,萬分容易被人操縱利用。

他這話一出,安東尼臉都黑了。

但僅僅是一瞬間,他就又一次投入到辯論之中去了。

這種純粹的對法律的解讀更像是一種學術研究,十分吸引人。

剛開始其他人還隻是靜靜地聽著,很快就有人忍不住加入進去了,然後越來越多……

約翰·曼寧沉默地聽著會議室裡的爭吵聲,看著有人吵的吐沫橫飛,口水噴到了攝像頭上,有人則吵的臉紅脖子粗,還有人不停揮舞著拳頭……

他沒有覺得吵鬨,也沒有覺得這些人粗魯。

他甚至有些享受地閉上了眼睛。

多少年了……

多少年,這種純粹的為了學術,而非為了利益,為了某些蠅營狗苟的陰私計謀,單純隻是為了研究透某個爭議性話題或問題而發生的爭吵。

就像他曾經參加過的學術交流會一樣。

他熱愛這樣的氣氛。

他深深地沉醉在這樣的氣氛之中。

這是他夢想裡的哈佛該有的樣子。

可他上次參加學術交流會是什麼時候來著?

約翰·曼寧閉著眼,慢慢回想著。

時間不斷往前推,他變得越來越年輕。

當兩個人變成三個人,然後是四個人,五個人……一群人時,他終於見到了熟悉的氛圍。

那時候的自己可真是朝氣蓬勃啊!

約翰·曼寧閉著眼,全身心地沉浸在回憶當中,

那時候他剛剛在眾人的幫助下『統一』哈佛。

為了『交流感情』,也為了彰顯實力,他們舉辦了一次哈佛內部的交流會。

在會上,伯克·福斯曼跟來利·克魯輪番出手,把其他人駁斥得啞口無言。

他因此而大獲全勝。

事實上他一直都不是成績最好的那一個啊!

甚至就連耍弄陰謀詭計,他都不是最優秀的那一個!

他隻是很幸運,遇到了一群支持他的夥伴而已啊……

約翰·曼寧睜開眼,會議室內的爭吵還在繼續。

仔細傾聽一會兒,他們已經從宏觀的對『剝奪言論或出版自由』的解讀轉變成更細致的誹謗、汙蔑、造謠、傳謠……一係列區分上去了。

約翰·曼寧依舊坐在院子裡,曬著陽光,他前麵的桌上放著筆記本電腦。

他靜靜地聽著,動了動蓋在腿上的毯子。

他下意識垂下右手,卻摸了個空。

愣了愣神的功夫,金毛從屋裡竄了出來,前腿搭在他的膝蓋上,衝他不停地伸出舌頭,發出委屈的嗚咽聲。

約翰·曼寧摸了摸金毛的頭,金毛立刻收起了委屈,歡快地搖起尾巴。

「要是人也像你這樣就好了。」

約翰·曼寧望著從屋裡叼出飛盤的金毛,苦笑道。

「汪!」

筆記本電腦還在響,約翰·曼寧的心思卻已經不在那上麵了。

他拿起飛盤,拍掉上麵的灰塵,用力丟了出去。

金毛立刻朝著飛盤飛出的方向跑去。

「汪!汪汪!

………………

討論終於結束了。

安東尼在宣布伯克與布魯克林擔任秘書長後,吩咐了一句『沒事兒別來煩我』後,直接開溜。

他心心念念的陪孫子去衝浪已經泡湯了……

理所當然的,他不會放過布魯克林跟伯克這兩個罪魁禍首。

當然,他這麼做也算是一種另類的『識時務』。

安東尼的確出任議長了,但本質上這個議長其實是伯克跟布魯克林『讓』給他的。

伯克今天已經通過種種行為表達出自己的確對議長之位不感興趣了,那麼他做這一切的目的也就昭然若揭了。

別提什麼一時義憤之類的話,那是對伯克·福斯曼的侮辱。

安東尼看穿了這一點。

他想繼續保持自己超然世外的地位,還能像這次一樣站出來居中調停,就要確保自己不會被捲入什麼亂七八糟的鬥爭中。

而如果他死抓著議長之權不放手,鬼知道伯克又會想出什麼陰謀陽謀的用在他身上。

安東尼本就對議長不感興趣,他是真的很喜歡退休生活,保持超然地位也隻是為了確保退休生活不被打擾而已。

所以,他乾脆順著伯克的思路,將權力分給布魯克林。

在安東尼看來,伯克在約翰·曼寧這裡感受到巨大的威脅,他要消除這個威脅,確保自己在新任議長手下繼續受到重視,所以才有了今天這一幕幕。

而從伯克對自己的所作所為來看,他顯然並不想向自己這個屁事不想管的議長靠攏。

再結合他此前在會議上一直為布魯克林說話的行為來看,已經很明顯了,伯克推舉的下下任議長3就是布魯克林,他隻是個過度……

伯克這個選擇是很合理的。

布魯克林是約翰·曼寧親自指定的繼任者,儘管現在有背叛的嫌疑,但他沒有在約翰·曼寧下台第一時間就去競選議長,這就為日後關係緩和留下了餘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