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以利誘之.(1 / 2)

天唐錦繡 公子許 1609 字 4個月前




李道立急道:「那要等到什麼時候?叔王要知道,每過一日,李承乾的皇位便穩固一分,朝中大臣便越是順服,再耽擱下去,縱然咱們起事,成事的概率也將大大降低!」

李承乾以「仁和」為其年號,其行事作風也無比契合這兩個字,「寬仁」「和煦」幾乎就是李承乾的人設,身為臣子誰人不希望碰上這樣一個君主呢?

之前的種種不滿以及太宗皇帝當年執意易儲留下的隱患,已經在李承乾微風細雨的手段之下逐漸消散,越來越多的人對李承乾予以認可,皇位逐漸穩固。{什麼?你還不知道|.閱讀,無錯章節閱讀|趕緊google一下吧}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隨著時間的推進雙方態勢此消彼長,如何還能等?

李神符不耐煩道:「你以為我願意等?可現在的局勢分明有打草驚蛇之可能,而我們就是那條潛伏在草叢裡的蛇,你這個時候跳出去,豈不是被人當頭一棒?」

李道立難得堅持:「箭在弦上,豈能不發?」

李神符怒叱:「發個屁!若無萬全之把握,一箭也不能發!」

李道立無奈:「世間之事怎可能有萬全之時?把握機會、下定決心、全力以赴,成敗各安天命罷了。」

隋文帝當年逼迫北周靜帝「禪讓」,麵對宇文鮮卑的反撲差點功敗垂成,太宗皇帝發動「玄武門之變」亦是背水一戰、九死一生,這天下的成功哪裡有那麼多的水到渠成?

乾大事而惜身,又如何能夠成就大事?

李神符暴躁道:「你懂的道理,我又豈能不懂?隻不過牽一發而動全身,其間但凡有一絲一毫之謬誤,所需付出的代價是絕對不能承受的,這件事你閉上嘴,隻需聽命而行,無需發表意見。」

明知旁人已經有所防備卻還要視如不見、一意孤行,將命運交付於運氣,如何能行?

做大事自然要殺伐果斷、全力以赴,然則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豈非取死之道?

李道立說服不了李神符,無奈道:「那眼下如何應對?」

李神符搖頭,目光深邃:「我們什麼都不需做,隻等著就好,等著新政施行天下,等著各地丈量田畝,等著世家門閥的劇烈反撲,等著江山動盪、風雲變色。」

在他看來李承乾根本就不是個合格的皇帝,既然坐上皇位,那就應該排斥異己、黨同伐異,以淩厲之手段剪除那些不肯臣服的敵人,夯實自己的皇位根基。

一味的強調「仁和」,愚不可及,終有遭致反噬之日。

李道立很是鬱悶,遲疑了一下,低聲道:「可此番為了湊足給房俊的賠償,我不僅傾家蕩產,還向外借貸了不少錢帛,且許以厚利,若是遲遲不能償還,利滾利就算將我闔府上下都賣了也還不清。」

被房俊給坑了一把,諸多產業連一半的價值都未能變現,那些宗室郡王們卻不管這些,隻肯拿出這麼多。缺額實在太大,即便清空了東平郡望府的庫房也湊不足,無奈之下不得不以重利向外借貸,這若是一時半會兒還不上,利息就把自己給咬死了。

李神符很是不悅:「難道我沒有拿出半個庫房幫你賠償房俊?小不忍則亂大謀,隻要事成,多少錢帛得不到?忍一忍,有你富甲天下的時候。」

李道立無語,什麼叫「幫我償還房俊」?

事情是大家一起做的,現在我背了黑鍋直麵房俊的威脅,你們非但不感激反而落井下石、賣弄人情?

想要這群郡王、嗣王的嘴臉,李道立對於未來的大事充滿陰霾,能否成事存在疑慮,即便成事之後,能否如之前劃分利益那樣得到應得的利益,也還不一定啊……

可這艘船上來容易,想要下去卻難如登天。

*****

隕國公府,張亮對於劉洎之來訪顯然措手不及,正堂之內,看著仆人拎走的幾樣年禮,張亮笑容滿麵,心底卻狐疑不停:「在下這兩日正要登門拜訪,隻不過雜事纏身未能成行,卻不料中書令居然親自前來,蓬蓽生輝之餘,在下不勝惶恐啊,哈哈。」

劉洎穿著一身錦袍常服,身形高瘦、相貌清臒,呷了一口茶水,笑著唏噓道:「你我分屬同僚,本就應該相互往來增進情誼,誰登誰的府門都是一樣。隻不過眼下局勢緊張,各方勢力明爭暗鬥,再不復太宗皇帝之時文武朝臣之間和諧友愛之氛圍,可惜啊。」

張亮心裡腹誹,貞觀朝的時候你劉洎也是不受待見的那一個,沒見得誰跟你有什麼情誼,似長孫無忌等人想要置你於死地倒是真的……

臉上頗為認同的神色:「誰說不是呢?這一天天爭來鬥去、你死我活,卻將國家大事陷於停滯,也不知何時能休。」

劉洎放下茶杯,嘆氣道:「豈止是何時能休啊,依我看卻是愈演愈烈,現在連魏王都能遭遇刺殺,可見局勢已經凶險至何等地步。陛下登上大位,雄心萬丈,以『仁和』之年號表達心誌,孰料朝廷裡這些人各個心懷叵測、野心勃勃,唯利是圖、毫無底線,多事之秋啊。」

張亮驚詫:「魏王居然遇刺?哎呀呀,在下居然連此事都不知!」

劉洎心底冷笑,你能不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