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壓中題目(1 / 2)





孔子在《論語·季氏》中說道:「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前一句說的是西周時代,後一句說的就是春秋時代。儒家所謂的義戰,必用天子之命,地位相同的諸侯國互相征戰,便是藐視天子,目無法紀。

李傑思慮片刻,提筆在稿紙上寫到「聖經不與諸侯之師,以其不知有王也。」

這是破題,上半句不與就是不讚賞的意思,為什麼聖人對於諸侯軍隊之間的征伐不讚賞呢,下半句寫出原因「不知有王」,即符合孟子「敵國不相征」的意思,也同朱熹闡述的「擅興之罪」一致。

承題寫到,夫所謂義戰者,必其用天子之命者也。敵國相征,則無王矣。人之稱斯師也,何義哉?此《春秋》尊王之意,而孟子述之以詔當世也。

將儒家義戰必用天子之命,諸侯相互征伐便是目無王法寫入題中,引申而來的就是孔子在《論語·季氏》中的話。而孟子所處的時代,繼春秋之後又過了大約一百年,社會混亂的情形,比之春秋時期有過之而無不及。孟子將這句話說出來,便是借《春秋》之言,用來勸誡當世的諸侯們。

不消片刻,洋洋灑灑四百餘言躍然紙上,寫完後將稿紙晾於一旁,看向下一題四書題。

「知止而後有定。一節」

看到題目李傑麵露詫異,這道題師兄梁儲在押題之中正好壓中,師兄對於主考官出題思維的揣摩真是讓人嘆為觀止,難怪後來能夠做到內閣首輔。

其出自《大學》,全文為;「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知止,知道目標所在之意,這句話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知道應達到的目標才能夠誌向堅定;誌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祥;思慮周祥才能夠有所收獲。

朱熹在集注中的注釋為:「止者,所當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則誌有定向。靜,謂心不妄動。安,謂所處而安,慮,謂處事精祥。得,謂得其所止。」

簡單來說就是,知止,就是知道什麼是至善的境界,從而促使自己追求至善,止於至善。人隻有懂得了自己的夢想和歸宿,才能誌有定向,誌有定向才能立場堅定,立場堅定才能心不妄動,心不妄動才能進退從容,進退從容才能處事周詳,處事周詳才能修成正果,夢想成真。

北宋大家張載便提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就是儒家對於知止的最好詮釋。

從知止到定、靜、安、慮,五個層級層層遞進,是個人自我成長的五個心路過程,隻要能做到那麼就如同掌握了通關攻略,便沒有什麼事能夠難倒自己的。

李傑一邊回憶經文一邊靜靜地閉目養神,少頃,提筆寫下。

「聖經推止至善之由,不外於真知而得之也。」

即大學之中所說的至善之由,不外乎是由真知而所得的,真知這次也不是李傑自己造出來的,《中庸》中便有提到,不過中庸之中的「真知」尚屬動詞,而在這裡是名詞,即本然之良知,相當於是朱熹提到的至善是一個意思。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