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林瀚的評價(1 / 2)





周圍的考生聽到受卷官的話神色莫名,原來這位將考場當成廚房的考生就是傳言中的少年解元林平之,不少人心想這位少年解元可真是特立獨行。

受卷官將李傑的答卷收好後,先在記錄薄上登記投卷考生的信息,登記完成送往彌封所將試卷彌封,與鄉試不同的是,因為會試分南北中三卷取士,所以在彌封時除了在舉人姓名上關防印記外,還需按照考生籍貫將試卷分為南北中三卷。

試卷彌封完畢後,送往謄錄所依照舉人原卷字數語句謄錄,必須用楷書謄寫,考生試卷用墨筆書寫,謄錄用紅筆,考官用青筆,謄寫完附上謄錄人姓名,如果出現錯字、脫漏,對讀時被發現,將追究謄錄者的責任。

謄錄完成後將硃卷送至對讀所,對讀所一人對硃卷,一人對墨卷,兩人一組,必須一字一句用心對讀,對讀完附書某某人對讀無差。

三道流程走完,將墨卷、硃卷一同交給外收掌試卷官,收掌試卷官分內外兩種,外收掌官負責校對墨朱試卷,並將兩卷分開。

受卷官、彌封官、謄錄官、對讀官、外收掌官都屬於外簾官,主考官與同考官入貢院後居住在衡建堂內,也在這裡辦公,衡建堂門前掛有垂簾,以示與前麵的至公堂隔斷,奉旨閱卷的為內簾官,不閱卷而在考場中執事的為外簾官。

試卷最終由外收掌官交付內收掌官,內收掌官收簽試卷後,由主考上堂當場驗收,分派各房蓋上小印,然後分送各房考,至此考生的試卷正式開始評閱。

會試的同考官基本上都是由京官擔任,大多出自翰林院、禮部、詹士府,基本上都是進士出身,貢士幾乎沒有。

弘治三年庚戌科會試,取貢士三百人,最終會按照南取五十五名,北取三十五名,中取十名的比例,分別取南地165人,北地105人,中地30人,南卷為應天府及蘇、鬆諸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廣、廣東等地;北卷為順天、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地;中卷為四川、廣西、雲南、貴州等。

由於李傑交卷太早,到達龍門的時候一個人也沒有,龍門需等候舉子達到一定人數方才開啟,李傑一個人等了大半天才等到人齊。

其中一位年輕的舉子抱拳說道:「這位兄台,這次可是過來試考的?」

這人看李傑年紀這麼小又這麼早交卷,自然不會覺得考的有多好了,當他是過來試考增加經驗的。

李傑微笑不語,這時旁邊的一位福建舉子說道:「這位仁兄可不要胡言亂語,這位便是少年解元林平之,其時文能以韓歐之氣而述程朱之理。」

年輕舉子聞言神色尷尬,分明是聽過李傑的名號,訕訕的笑了笑,然後閉口不言靜待龍門大開。

李傑從貢院龍門走出後,林瀚也沒有料到他會提前這麼早交卷,隻得自行回去,不過考場外車馬可不少,當即有人上前詢問是否需要車馬,商談好價錢李傑登上馬車,向林瀚府上前去。

晚上吃飯是林瀚在管家那裡知道李傑上午就回來了,板著個臉說道:「慎之,你怎地如此草率便交卷了?回頭將答卷默寫給我看看!」

書房內林瀚認真的看著李傑默寫的答卷,林瀚的本經是《春秋》,對於《尚書》精研不深,便隻讓李傑默寫了四書題,林瀚在閱讀時整個人都是亢奮的,激動地手指微微發顫。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