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紀實和記事(1 / 2)





踏入殿內,眾人隻見官家半倚在禦座上,手中捧著一卷竹書。

「參加陛下!」

李維領著眾人向李傑行了一記大禮,新年第一次見麵,自然要隆重一些。

「平身。」

李傑收起手中的竹簡,示意道。

「諸卿且坐。」

「歲正之際,召諸卿入宮,還望諸卿不要介懷。」

「不敢。」

李維一聽到這話,屁股還沒焐熱,立馬就從椅子上彈了起來。

「闔家之歡,不過一家之樂,豈能與國事相提並論。」

「無需如此。」

李傑擺了擺手:「李卿,坐下說話。」

「謝陛下。」

待到李維落座後,李傑掃了重臣一眼,然後緩緩開口道。

「諸卿且是飽讀詩書的大學士,今日召諸卿入宮,其實是有一個問題需要諸卿解惑。」

「前幾日,朕從龍圖閣中發現幾卷竹書,根據註疏,這幾卷竹書是秦簡。」

(pS:龍圖閣,收藏太宗禦書、各種典籍的地方)

「其中的內容卻和曾經看過的《史記》有所出入。」

「始皇帝南巡之際,曾路過湘山,太史公載:

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浮江,至湘山祠。

逢大風,幾不得渡。

上問博士曰:「湘君何神?」

博士對曰:「聞之,堯女,舜之妻,而葬此。

於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樹,赭其山。」

這是史記中關於始皇帝南巡的記載,其大意是,始皇帝南巡到了湘山腳下,正準備過江。

結果,忽然吹來一陣狂風,導致始皇帝無法過江。

於是,始皇帝便問,湘君是什麼神?

博士對曰,湘君是堯的女兒,舜的妻子。

始皇帝聞言頓時勃然大怒,下詔令人砍了湘山上的樹。

「當初讀到這段記載時,朕便有些疑惑,不理解為什麼始皇帝要赭其山。」

「直到朕看到了手上的這份竹簡,朕發現,始皇帝不僅沒有砍伐湘山,反而下了禁止入林的詔書。」

「朕想問一問,為何會出現兩種截然相反的記載?」

「朕應該相信哪一種?」

「是秦簡,還是太史公的手書?」

台下,早在官家提到那段『始皇帝南巡』的時候,他便猜到了官家想問什麼。

他能先知,完全是因為他讀過官家手上的秦簡。

這幾卷秦簡是由他哥『李沆』整理的,當年,兄弟二人還聊過此事。

最後,兄弟兩人的觀點是一致的。

秦簡更可信。

畢竟,官家手中的秦簡不是秦朝官方記載的,而是秦朝民間記載的。

眾所周知,官方修本朝國史的時候,很多東西是需要避諱的,比如某些不利於國朝形象的,少不得要遮蓋一番。

揚長避短,很有必要。

而民間記載便沒那麼多忌諱了。

隻要沒有記載什麼反動言論,亦或者沒有大規模的刊行,官方基本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另外,修前朝史和修本朝史,又是另外一回事。

沒了避諱,公正一點也行,稍稍誇讚一點也可以,抹黑一點也不是不行。

因此,相較於後朝編修的史書,前朝自己記載的史籍資料,明顯要更可信,更客觀一點。

這是公認的事實!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