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北方士人集團的動向(1 / 2)





禦史中丞劉筠宅。

這一日,劉筠約見了同年劉燁,兩人俱是鹹平元年(998)的進士,自入仕後,兩人關係一直不錯。

而劉筠今天約見劉燁的目的嘛,主要是有件事想要聽一聽劉燁的意見。

麵對如今的時局,身為禦史中丞,劉筠覺得自己有必要行使自己的職責。

何謂禦史?

規乞上至過失,舉時政之疵謬,指群臣之奸黨,陳下民之疾苦,言,有可用,不以位卑而廢言!

當然,這裡的位卑是謙辭,作為執掌禦史台的一把手,劉筠若是位卑言輕,其他官員還要不要活了?

「時局維艱,我欲行己之責,叩宮門,以規乞官家、太後之過失。」

「耀卿(劉燁的字),以為如何?」

其實,如果單單隻是王曾被罷相,劉筠的反應也許不會如此過激。

扣宮門是什麼概念?

不論是宣德門,亦或是東華門,周邊都是極為繁華熱鬨的區域。

劉筠此舉無異於將矛盾直接擺到了台麵上。

可以預見,一旦劉筠真的以叩宮門的方式上諫,事後成敗暫且不論,他個人的前途多半是完了。

促使他這麼做的,是因為一則小道消息。

最近幾日,宮中忽然有傳言,太後和官家似乎有意起復王欽若為副宰相。

王欽若是什麼人?

北方集團公認的奸邪!

提拔劉筠的伯樂是楊億,他們兩人以文相知,脾性相投,乃是知音之交,就如同伯牙子期一般。

並且,劉筠也是北方人,他是大名(今河北)人。

所以,他天然就屬於北方士人集團。

而今,朝堂之上已經有了一位南方出身的宰相,倘若再來一位南方出身的宰相。

哪怕丁謂和王欽若的關係早已不復如初,那也不行!

其結果,不堪設想!

劉筠和劉燁不止是同年,他們的年紀亦是相彷,因此,兩人之間的共同話題很多。

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曾經做過言官的劉燁,毫不猶豫的點頭道。

「子儀,我支持你!」

「此事,也算我一份!」

「此事你不能去。」

聽到這話,劉筠緩緩搖了搖頭。

「伍胥嗟路遠,潘子念行難,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耀卿,請你替我留在朝中,行勸諫之責!」

說著,劉筠站起身來,長揖不起。

劉筠很清楚,這一次諫言的籌碼是他的政治生涯,若行此舉,即便事後太後、官家不罷免他。

他自己也會上言乞致仕。

另外,此次『死諫』的不止他一人,還包括禦史台的全部禦史,這一點,他們內部已然達成了共識。

畢竟,僅憑他一人,確實有點不保險。

唯有將事情鬨大,太後和官家或許才會迫於壓力,放棄起復王欽若的念頭。

「子儀,你這又是何必呢?」

劉燁長嘆一聲,連忙扶起了好友。

平心而論,劉燁也不是那種貪戀權位的人,官身罷了,沒了便沒了。

沒了這官身,他劉燁不還是劉燁?

起身後,劉筠目光灼灼的看向劉燁,麵色沉重道。

「留下的更需要勇氣,耀卿,此事便交給你了!」

兩人相交多年,劉筠是什麼秉性,劉燁很是清楚,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他哪還有拒絕的理由?

「唉。」

沉默半晌,劉燁再次嘆息,而後無奈的點了點頭。

「子儀之重託,耀卿豈敢辜負!」

「此事便交於我好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