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李繼樾守江浦、鄭芝龍擊劉香老(1 / 1)





李繼樾守江浦

江浦縣隸屬於應天府,距離和州隻有六十裡。乙亥年(公元1635年)十二月三十日,賊寇首領八大王率領部眾從和州迅速向江浦進軍,包圍了西門和南北兩門,但是大東門和小東門並未被圍。江浦縣知縣李繼樾親自登城進行防禦,南京方麵派遣遊擊將軍江迪吉率一千兵馬駐紮在浦口。另一位遊擊將軍蔣都,是蘇州人,帶了五百士兵駐守在城中,並聯合鄉兵共同堅守城池,他們分工明確,嚴密排查奸細。如果有探子潛入,聲稱自己是江北人,他們會派懂江北方言的江軍士兵進行審問;若是自稱江南人,則由熟悉江南方言的將軍進行盤問。

有一天,城中捉住了一名自稱是江南人的探子,交給蔣都的部隊審訊,但探子始終無法說出一句江南話,立即被斬首示眾。所有被發現的探子都被擒獲並處決,外部的賊寇仍不知道情報泄露。有幾個賊寇試圖攀登城牆,這時有個屠夫誘騙他們,並趁機抓住其中一人的手,抽出刀來切斷其手臂,使其墜下城牆,賊寇這才意識到探子已經被識破,於是撤退。李繼樾率軍追擊賊寇並進行了激烈的戰鬥,他英勇地揮舞手臂,所向披靡,賊寇不得不在夜晚逃走。後來,李繼樾與蔣都等人因功受到了相應的晉升和獎賞。在弘光朝時期,李繼樾被提拔為科道官。這一段曆史,是由江浦人劉肇名在康熙己酉年(公元1669年)三月十三日記述。

流寇在南直隸肆虐,比如潁川、鳳陽、巢縣、舒城、廬江、無為州、和州等地,所到之處,城鎮被毀,百姓遭受屠殺,數量眾多,難以計算。在諸多被破壞的地方中,僅剩下壽州和廬州得以保存。廬州因其城防堅固、易於防守,而江浦則是一座相對較小的孤城,仿佛隻需一腳就能踢倒,但它卻能安然無恙地堅守,並且還能成功地追擊賊寇、進行激戰,這足以證明李繼樾的膽識和智謀遠超常人。

康熙庚戌(公元1670年)六月七日書寫此文。

鄭芝龍擊劉香老

起初,鄭芝龍作為海盜活動。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他侵犯了福建閩中的銅山、中左等地。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五月,朝廷招撫鄭芝龍。九月,鄭芝龍向巡撫熊文燦投降,並被授予遊擊將軍之職。崇禎五年壬申十一月(公元1632年),海盜劉香老侵犯福建小埕,鄭芝龍成功擊退了他。崇禎六年(公元1633年),劉香老再次侵犯長樂。崇禎甲戌(公元1634年)四月,劉香老又侵犯海豐。乙亥(公元1635年)四月,鄭芝龍聯合廣東軍隊在四尾遠洋海域攻擊劉香老,劉香老脅迫人質兵備道洪雲蒸出麵製止戰鬥,洪雲蒸大喊道:“我誓死報效國家,趕快攻擊不要錯過機會”,最終不幸遇害。劉香老在劣勢中選擇自焚,溺水而死。康永祖、夏之木、張一傑等人逃脫歸來。崇禎十三年八月(公元1640年),鄭芝龍被加封為總兵。鄭芝龍擊敗劉香老後,海上的混亂狀況得到了顯著緩解,他利用自己掌握的海洋利益與朝廷中的權貴建立聯係,地位逐漸顯赫。

鄭芝龍是泉州人,泉州郡城南三十裡處的安平鎮是他的府邸所在地。鄭芝龍自幼熟悉海上情況,與許多海盜都有舊交情,甚至有些人曾是他的門下。自從接受招撫後,沒有鄭氏令旗的海船無法自由往來,每艘船都要繳納三千兩白銀作為通行費,每年收入可達上千萬兩。鄭芝龍因此積累了富可敵國的財富,還在安平海邊自建城堡,城堡直通府邸臥室,可以直接停泊船隻通往大海。他守城的軍隊,由他自己供給軍餉,不需要朝廷供給。他的軍隊旗幟鮮明,武器裝備精良,一旦有海盜逃入海中,隻要朝廷發出指令,都會交付給他處理,如同手到擒來一般容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