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金濂陛辭(2 / 2)





又偷偷的瞥了金濂一眼,盧忠猶豫了一下,方道。

「不敢欺瞞陛下,這段時間以來,臣一直守在刑部外頭,已經發現了多次,刑部的獄卒收受賄賂,私自遞送些衣物,食盒到大牢裡,內外看守實在比不得詔獄森嚴。」

「陛下,是否讓臣將何浩重新帶回詔獄,嚴加審訊,臣保證,這次一定拿到詳實的口供,助金尚書將此案審理清楚。」

對於盧忠的後半句話,朱祁鈺直接當耳旁風。

何浩這個人他還是有所了解的,戰場上摔打過的漢子,認死理,盧忠的那點手段,要是能撬開他的嘴,早就不必等如今了。

真要是再把何浩送回詔獄去,免不了又是上刑拷打,最後弄出一份證供來,有幾分是真的都不知道。

不過,盧忠前頭說的,倒是值得注意。

這番話說的委婉,但是實際上,盧忠就是在暗戳戳的說刑部的看守不嚴。

想也知道,既然衣物,食盒能夠送進去,那麼傳兩句話,暗中送個小紙條什麼的,自然更是不成問題。

不過,這也是刑部大牢的痼疾了,畢竟,在京城這個地界上,各種關係錯綜複雜,而且,刑部通常情況下,關押的人犯要麼是不太重要的,要麼是已經判決待斬的,不論是哪一種,都沒有看守特別森嚴的必要。

當然,這並不代表,這麼做就是有理的,因此,雖然明知道盧忠是在告狀,朱祁鈺還是露出一絲不悅之色,問道。

「先生,盧指揮使所說的,可是實情?」

要不說,金老大人也是宦海沉浮多年的人,麵對同僚明目張膽的告狀,天子看似不悅的質問,他老人家是絲毫不慌。

刑部大牢的問題,金濂作為刑部尚書,自然是清楚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更明白的是,天子肯定也是清楚的。

想要密不透風的關押一個人,刑部大牢,從來都不是最好的選擇,無論是詔獄還是大理寺的監牢,都比刑部要靠譜的多。

但是,天子卻還是將人犯移交到了刑部,這本就是很明顯的用意了。

因此,金老尚書從頭到尾,都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此刻,聞聽天子垂問,金濂拱手開口,道。

「回陛下,確有此事。」

盧忠眨了眨眼睛,有些意外金濂的乾脆利落,也終於意識到了有些不對,抬頭看了一眼天子,卻見他老人家臉上的不悅之色早已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絲笑容,問道。

「為何?」

金濂抬眼瞥了瞥盧忠,然後對著天子拱手道。

「回陛下,何浩被送來是,身上遍體鱗傷,幾乎就隻剩下一口氣了,那個時候,再繼續提審他,不僅無用,而且,還有可能讓人犯猝死,所以臣便命人將他好好將養著,待身子恢復一些,再談案子。」

說著話,金濂見到盧忠欲言又止的樣子,一下子便看出他想說什麼,繼續道。

「當然,如今他身子也養的差不多了,但是臣又要出京,所以,臣打算這次出京,將何浩一併帶上,在路上提審。」

略停了停,似乎是要給某指揮使一個消化的時間,金濂方繼續道。

「至於刑部看守不嚴之事,確實是臣之過失,待此次回去之後,臣會再行申斥下屬,避免再有此事發生。」

這下,盧指揮使是真的忍不住了。

前腳剛說自己馬上就要出京了,後腳說自己會好好整治刑部大牢,就算是敷衍了事,您這也太不用心了吧?

剛想開口說兩句,一抬頭,便見到天子瞪了他一眼,於是,盧指揮使頓時就蔫了,訕訕的退之一旁,低下頭不敢說話。

這個時候,反而是上首的天子輕輕點了點頭,道。

「也好,任禮一案,關注的人不少,如今整飭軍屯在即,案子固然是要查清楚的,但是,也須得注意方式方法,何浩既然交到了刑部的手中,朕自然是相信先生的。」

所以說,這其實才是金濂的底氣。

到了他這種地步,著眼的是全局,而非一隅。

像是盧忠,他並非是經驗或者智謀不如金濂,他們之間真正相差的,恰恰是格局。

盧忠想的事情很簡單,就是要辦好天子給的差事,天子讓他查案,讓他撬開何浩的罪,拿到任禮的罪證,他就卯足了勁把差事辦好。

但是,換了金濂,他著眼的則完全不同。

在接手犯人之後,金濂第一時間想到的,並不是要怎麼快速的把案子給審清楚,把口供拿到,而是天子此舉有什麼用意。

刑部的大牢看守並不嚴密,這是機製和關押的犯人情況決定的,當然,身為刑部尚書,想要整飭並不難,至少,在他在刑部的時候,想要改善這種狀況並不難。

但是,有必要嗎?

還是那句話,如果天子想要牢牢的關押一個人,讓他繼續呆在詔獄便是,沒有必要移送到刑部來。

既然送過來了,說明天子並不在意何浩會內外傳遞消息,甚至,說不定還希望如此。

至於為何?

首先便是剛剛金濂說的,何浩這個人的性命,現在還不能丟,呆在刑部大牢裡,至少金濂不會對他用刑。

至於那些送進去的衣物,食盒,真以為刑部的大牢純粹是個篩子嗎?那些獄卒都是經年老吏,甚至有些是幾代都在刑部做事的小吏。

什麼事情該做,什麼銀子該拿,他們心裡門清著呢,有這些人照看著,何浩反而出不了什麼事。

而且,就像天子剛剛說的,查案是要查的,但是,不能僅僅隻顧查案。

何浩到了刑部,那麼,外頭有些人便會知道,何浩什麼都沒有說出來。

相較於在詔獄當中生死不知,不知道他吐露了什麼的狀況下,何浩在刑部當中,至少能夠讓有些人掌握他的「情況」,從而不會輕舉妄動。

這些都是在案子之外,政治上的考量,也就是金濂這種大臣,才能大致摸清楚其中的用意。

盧忠?嗬嗬……

見此狀況,朱祁鈺瞥了一眼盧忠,然後將目光轉回到金濂身上,開口道。

「先生此去甘肅,既然是要帶上何浩,想必路上便能將他審清楚,左右盧指揮使在京中也無事,這樁差事既然最開始是他辦的,便讓他一同跟著去,協助先生,一塊將人犯審問清楚帶回,可好?」

這話一出,金濂心中不由嘆了口氣,事到如今,他也看出來了,對於盧忠這個錦衣衛指揮使,天子還是十分信任看重的。

說是讓他過來協助,其實,就是讓金濂提點教導他一番,雖然心中有點不太樂意跟錦衣衛打交道,但是,天子跟你商量,那是給你麵子,真敢說不,那就是不識抬舉了。

於是,金老尚書隻得拱了拱手,道。

「臣遵旨,必定竭儘全力。」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